盧颺的這種戰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讓京營的單兵戰鬥力不足呢,近戰難以抗衡韃子,隻能靠著遠程武器打擊和壕溝、鐵絲網等玩意來防禦。
為了便於挖壕溝,盧颺這次還讓兵部弄了不少鐵鍬鎬頭等,準備再弄個工兵營,讓人專職幹挖溝的活。
弄完軍種規劃,盧颺又給萬曆皇帝寫了奏疏,說明了上午撫恤的事,另外還給萬曆皇帝要了五百錦衣衛的軍士充當軍法官以及情報搜集。
等到晚間時候,盧颺將此次作戰的規劃製定的差不多了,張維賢等一眾勳貴也都趕回了軍營,這次出兵,對於他們這些勳貴也很重要。
對著盧颺製定的方案,眾人又討論了一番,特別是盧颺對於軍種的劃分,而且還分出一部分戰兵做後勤,這讓眾人感到很好奇。
盧颺便一一給眾人講述了現代戰爭的理念,又給眾人分析了明軍和韃子的優勢與劣勢,眾人便也理解了盧颺如此謀劃的原因。
“咱們明軍單兵戰鬥力不足,機動性也差,所以不能與韃子野地浪戰,這挖壕溝弄大車就是減緩韃子的機動性,讓他們從馬上下來步戰,這叫消除敵人的優勢。
另外,我們明軍的火器比較先進,有重炮、小炮和火銃,這東西對單兵的身體素質要求不高,隻要勤加練習,半個月的時間手持火銃的士兵和弓箭手具有一樣的殺傷力,所以我們要大力發展火器。”
盧颺隨後又給眾人講了什麼叫火力輸出,這一通現代軍事理論講下來,盧颺不知道他們理解了多少,不過卻真的把幾個老家夥給鎮住了。
這些老家夥都沒有實際打過仗,但是家裏傳下來的兵書看了不少,盧颺說的這些與兵書倒是有不少地方是暗合的。
第二日辰時,盧颺在校場上點了一柱大香,香燒完便是軍士歸營的截止時間。
盧颺信心滿滿,幾個勳貴卻有些擔心,早就讓家丁準備,若是有兵士不歸的,便立刻去緝拿歸案,若是逃了的,則抓其家人定罪。
對於古代連坐的製度,盧颺雖然反感,但是這是在出兵的緊要關頭,若是有軍士逃跑,必須要進行處罰,不然出征的軍士軍心會不穩。
盧颺等眾人站在校場,看軍士三三兩兩的歸營,旗杆上的兩個千戶的人頭搖搖晃晃,隨風招搖。
隨著時間的推移,校場上的軍士越來越多,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沿,從校場的點將台上往下看,全是黑壓壓的人頭。
香一點一點的燃盡,盧颺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再也沒有人來,便一聲令下,關閉了營門,然後便命各隊檢查自己的人員情況。
一萬八千人的隊伍,光是點名就費了些時間,大約一刻鍾後,一個參謀處的小校跑了過來,單膝跪地稟告道。
“回大帥,京營此次出征將士,全員按時到達。”
盧颺聞言,長舒了一口氣,終於不用再殺自己的戰士立威了。
雖然昨日盧颺帥氣的揮刀砍了兩個千戶,眼睛都沒眨一下,但是砍完之後,還是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吐了,心裏也覺得對那兩個千戶處罰過重了。
但是沒辦法,他一個小狀元來領京營的這些老爺兵,雖然有幾個勳貴幫襯,但還是得用殺雞儆猴來立威。
“好!”
盧颺叫了一聲好,接著便讓吳國禎將自己昨夜寫好的兵種規劃給眾軍讀了,然後就開始重新整飭軍隊。
折騰了一上午,終於按照長矛兵、弓箭兵、刀盾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醫護兵的種類重新劃分好了,眾人也都領了自己的兵器和工具。
京營中原來就有這些軍種,有些可能不是叫這個名字,盧颺隻是將他們重新強化了一些,所以也不用重新訓練。
隻是一些長矛兵需要加強一下,之前明軍的長矛兵很少,隻是用來抵擋騎兵衝擊用的,並不是作戰的主力,明軍如今作戰的主力是刀盾兵,戰場上主要靠他們砍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