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讓他沉迷,甚至於是沉醉(1 / 2)

人心叵測,大部分的人都是糊塗蛋。看到的隻是別人戴著麵具的樣子,而不知道他們那美麗麵具下,醜陋的真相。

隻有很少很少的聰明人能輕易看穿每一個遇到的人,她藏在溫良恭儉讓的麵具下,真正的臉龐。

人有時候笨一點可能比較好,有些事情知道了遠比不知道要難過。

就像宇文永治。如果可以,他真想跑到郭太後那兒,當場就拒絕她的賜婚,撕下她偽善的麵具,告訴她想要殺他就來好了。

他不要娶她送來的任何女人。他如今才二十歲,正是風華正茂,卻要和一個垂垂老矣的老婦同壽。

而且,還要感恩戴德地接受她的賜予,接受她光明正大塞進來的一個又一個奸細。

別說其他女人,就說武然,他都不想接納。

可宇文永治偏偏是那種很聰明,聰明到讓自己很難過的人。

所以,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不能夠這麼做。

他一直很清醒,很清醒地看著他的生命,得了太多人的恩情。

舅舅家沒有什麼人,母妃失去父皇後,隻有他這一個依靠。母妃生他養他,這天大之恩他要報。

他的好兄弟武亞,當年他的父親就是他的老師。

老師本來擁有大好前程,就為了他父皇的一句托孤,就心甘情願地帶著自己的一兒一女,從繁華的京城,陪他來了這荒涼的代地。

他本身就對老師有愧疚,也有責任。更不用說武亞盡心盡力輔佐他,武亞的妹妹武然更是口口聲聲地說,為了他去郭太後身邊,甘願冒著生命危險當奸細。

父皇,母妃,武亞和老師,都對他恩重如山,他要是沒還清就死,那就算是死了,恐怕也閉不上眼。

那些人的恩情猶如一把把巨大的鎖鏈,鎖住了他想要找郭太後攤牌而一了百了的心。

他宇文永治,本就是一個連死都不能的人啊。何況,拒絕那些比死還更難的事情。

這麼想著,宇文永治眼中難得露出了心底深處萬分之一的悲傷。

就隻是這麼點悲傷,卻如海一樣深。

江山如畫,山河萬裏,不知多少英雄龍盤虎踞。可他卻覺得,縱然能登上九五,那也不如攜一人白首,不負青春年華。

若是如果真能遇到那個命定之人。那麼,不當皇帝他也願意。

因為他一直待在的這個位子,總讓他看到一個人心底深處的黑暗。

在武然心裏。她的未來丈夫,是他還是旁人,沒有半點區別。

隻要那個人,足夠優秀就可以。

如果不是皇帝宇文永安本人懦弱得實在讓人看不上眼,郭太後又會把所有接近宇文永安而不是出自她母族的女人全部除掉。

那麼,武然隻怕早就嫁給了宇文永安。

武然以為宇文永治不知道,其實他在皇宮裏根本就有別的密探。

聽著密探說的那些,武然那些曾經有意無意對宇文永安的勾引,他心裏除了祝福還是祝福。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比起皇帝宇文永安,他不過是個沒權沒勢,甚至隨時性命不保的藩王。武然選擇宇文永安,這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