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1 / 2)

最近在大唐最忙的軍隊就是東宮六率,在李世民的默認下,龍首原建起了一座新的軍營,而謝映登用李承乾給的步兵操典和格鬥術(軍體拳),每日訓練這平時嬌生慣養的少爺兵們。

當然高強度的訓練讓一部份人堅持不下來,紛紛找門路調離六率,李承乾聽說後並沒有阻止,他告訴謝映登軍隊是用來打仗,這樣的人放到戰場上也是逃兵,早些走大家的上麵子都好看。

在後世新兵要經過三個月的訓練才能別分配到部隊,可在李承乾知道,三個月隻能讓新兵知道什麼是紀律,什麼是軍隊,可這兵味沒有兩年以上的熏陶是出不來的。

在李承乾看來六率的士兵僅能用來宿衛宮廷,或者著說也就能嚇唬下老百姓。李承乾沒有兩年的時間去培養他們,好在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實戰的機會,短期的培訓和幾次實戰,李承乾相信六率的戰力也不會比十六衛低到那裏。

為了給六率提供更好的準備,李承乾最近一個月每天都去工部和匠作間,這可把工部尚書段綸和匠作大匠楊思齊愁壞了,因為李承乾各種要求實在讓他倆摸不到頭腦。

段綸是李承乾的姑父,尚得是李淵的第四女,李世民的姐姐,高密公主,所以說對於李承乾找他幫忙他也沒有辦法。

原本段綸以為李承乾隻不過多個樣品,然後到李世民那討賞,可當他得知李承乾把十萬斤鋼鐵運到匠作間的時候,他坐不住了,連忙去找自己的小舅子,意思很明顯,管管你家孩子,工部連朝廷的計劃內的裝備都生產不完,哪有時間給他做啊,再說作為李承乾的長輩,他也不能看著這孩子犯錯,所以就找到了李世民那。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對於軍旅之事再是熟悉不過,段綸的話勾起了他的興趣,連忙叫人把樣品送來,一麵又讓人去東宮叫李承乾打算敲打他一下。

擺在李世民麵前的東西有四種,“太子,這就是你折騰工部上下一個月弄出來的”,李世民那這三菱型的匕首問李承乾。

“父皇,您手上的是自衛匕首,這種匕首和長槍的槍頭是通用的,通體精鋼,重十一斤六兩,匕首和長槍的在作戰中的作用以刺為主,放血量大和傷口不能愈合是這兩把武器的特點”。

說著李承乾卸下手裏長槍的槍頭遞給李世民,和李世民手裏的匕首是一樣的,“父皇,騎兵多配一個,可以作為備用”。

李世民:“好吧,那鋼弩不用你說,朕也能開出來比木質的要好的多,易於保養”。

“父皇,它的優點不僅看著這麼簡單,首先是射程,他可以標準射程兩百步,而且可以連射五箭,其次它隻需要跟換箭匣就可以,不用一個一個的加上去和傳統的連弩大不相同,大大節省了換箭的時間,上麵的滑輪也可以節省上弦的時間。

最難得的是所有的鋼弩零件可以互相替換,士兵們在戰場上就可以進行簡單的維修。”

“哦,照你這麼說那還真是件好東西,一會咱們去試試,看看有沒有你說的射程”,要知道在古代極好的弓才能射一百五十步,當然對弓手的要求也是不低的,按李承乾的說法,那豈不是可以培養大量的優質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