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甘鄖將奏本呈給李世民,魏征站在大殿中央,梗著脖子等這皇帝的回複。
李世民看著魏征的奏折著實是讓他即生氣,又為難。氣的是魏征實在不給自己這個皇帝麵子。為難的是那人是自己的舊部,跟隨自己多年,這次估計也是一時糊塗,要是把他處置了,著時下不去手,還可能寒了秦王府眾將的心。
魏征:“陛下對秦王府出來的文武官員向來偏愛,是因為他們跟陛下同甘共苦多年。但不知道陛下您想過沒有,五個手指都不一樣長,更何況人呢。
龐相壽仗著自己是秦王府舊將,在濮州任刺史來橫征暴斂,欺壓良善,致使濮州民怨沸騰。如此貪官汙吏,要是不加以重處,怎麼能讓天下人信服呢。”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李世民也不好駁了魏征的諫言,壓著心中的怒火,溫言道:“玄成,龐相壽曆來能和士卒同甘共苦,這件事的真假是不是要查查再說呢,萬一冤枉了他,不是寒了忠臣的心嗎”
聽李世民說龐相壽有可能是冤枉的,這讓魏征火了:“陛下,奏折中有當地士紳的證詞。難道他們敢誣陷一個堂堂的一州刺史嗎,他們不知道以民告官的後果嗎,
陛下如此的袒護舊部,秦王府的舊臣就可以不遵守大唐律嗎,陛下如此行事怎麼能讓百官信服,怎麼能讓天下人信服呢”
李世民壓著火沉聲道:“魏征,朕沒有說不處理此事,隻是要調查清楚。但你怎麼敢說朕因私廢公,偏袒舊部呢,難道秦王府的人都是貪官汙吏嗎,你如此誹謗君父,你的人臣之道到哪裏去了。”
魏征絲毫不為所動,接著言道:“陛下身為君主,聽聞官員有不法之事,首先想到的是他曾經立下的功勞,而不是他傷害了多少無辜的百姓,臣竊以為陛下之過不小矣。”
“前隋的時候,楊廣也是不諫納忠言,縱容官員任意胡為,陛下今日若不醒悟,楊廣酒就是前車之鑒。”
魏征的話讓朝上的官員們都嚇了一跳,這老小子是真不怕死啊,啥話都敢說,要是惹怒了陛下還不砍了你丫全家啊。當然看熱鬧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比如那些世家,李承乾在利州不是就借著救災為借口,,砍了鄭家子弟嗎。
魏征說的也沒錯啊,都是貪汙,咋的,你們秦王府出來的人是人,那我們家的子弟就不是人了。這會讓魏征這不怕死的家夥頂上了,那老家夥雖說有些討厭,但也不是無事生非的人,你看著怎麼辦吧,要是不處理了龐相壽,那下會也別拿我們家的孩子紮筏子。
用楊廣來和李世民相比的人,估計在這朝堂之上除了魏征也就沒有別人了。
李世民的火再也壓不住了,站起來大聲罵道:“老匹夫,你竟敢拿朕和楊廣那亡國之君相比,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了你嗎,來人,把這老匹夫給朕拿下,明日正午明證典形。”
李世民的話說完,門外的千牛衛就進來,準備拿下魏征,就在這個是時候,李承乾站了出來,示意千牛衛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