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1 / 2)

長安太極宮承慶殿

“對於太子的奏折中的司法一部你們都說說,此事應該如何啊”,李世民看著房玄齡等人問道。

“陛下,老臣有話要說”,魏征站了起來:“臣以為太子之有理,要是人人都能遵紀守法那再好不過了,可現實呢,人都有好惡,難免就有心人就會投其所好,

前隋文帝的時候,國力強盛,官員的俸祿也比我朝豐厚,可那就沒有貪官了,要是朝廷能建立這樣一個部門,對於官員也是很好的約束。”

岑文本:“陛下,這樣會不會讓官員們都認為朝廷信不過他們呢,這些官員大多是跟著武德皇帝和陛下多年,日子過得苦,如果這樣做的話,是不是會讓他們寒心呢”

“岑大人,平日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他們要是自己做的直就不怕別人監督吧”長孫無忌站出來反駁岑文本,岑文本是士林的領袖,他當然認為這是對士子的侮辱,有背聖人的教化。

房玄齡看二人馬上就要掐起來了,於是站出來打個圓場:“陛下,臣以為魏大人和長孫大人所說,岑大人所議,都有道理,但成立如此龐大的部門,但大量的任用不得誌和寒門子弟會不會激化雙方的矛盾呢,這會不會影響朝廷的穩定呢。”

“咳咳...咳咳....玄齡說的對,如果因為此事影響到朝廷的北伐大計,那就得不償失了。不過,若能成功,那我朝吏治必定超過曆來的所有朝代,這是一把雙刃劍,臣請陛下三思。”

聽了眾人建議,李世民把目光移向李承乾:“太子,你說說吧。”

聽到問道自己,李承乾趕緊放下手中的茶盞,清了清嗓子,理了下頭緒:“父皇,各位大人,道德並不能讓人人向善,但法律可以讓人人遵守。三國兩晉以來,國力的衰弱,胡虜欺淩。

國力衰弱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員不能保持本心,實心用事,他們以百姓為魚肉,隻顧著自己一家。嘴裏張口閉口忠君愛民,一旦朝廷有事,有幾個可以為國犧牲呢。”

“是,這樣做可能讓一部分人心裏不痛快,可我們不得不做,因為有效的懲治貪腐,能讓朝廷失去一部分官員心,但能讓朝廷得到百姓的擁戴,自古以來,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如何讓百姓長久的支持朝廷呢,那就是選用那些能為百姓做事,願意為百姓做事的人,就是要通過吏部的考核和法律的監督,來保證所用官員的品質。”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前任華州的刺史還有龐相壽,承乾相信他們在上任之初,都是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可權利和金錢讓他們迷失了,最後身死國法,這樣的教訓不夠嗎。

各位大人都是為人長輩的,如果你們的子侄因為監督製度不健全,走上邪路那諸位應該怎麼做呢,大義滅親是對的,可既然有辦法大大降低貪腐機慮,那為什麼不去做呢。”

李承乾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是,從心說李承乾說的有一定的道理,都是為人父母的,要是自己家的孩子走上龐相壽那條路,那怎麼收場呢,雖說讓人監督會感到很沒麵子,但那總比掉腦袋強吧。

再說當官也不是為了貪汙不是,隻要不觸犯國法,那麼這部門對官員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岑文本:“殿下,自古清官多酷吏,漢時張湯就是很好的例子,臣以為還是應該考慮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