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李承乾書房
“殿下,陛下今日下詔,由漢王出使頡利,換取馬邑被俘的三萬軍民。”張思政說完就施了一禮,退了出去。
“張師傅,該你下了”李承乾催促張玄素落子,可張玄素聽了張思政的話後便做在那想了起來。
“張師傅,可是為了三弟出使的事”,張玄素皺了下眉頭說道:“殿下,漢王不應該這麼做啊,這岑文本是怎麼想的,難道不怕漢王回不來嗎”。
李承乾笑了笑:“肯定是我們最近的動作太大,刺激到了三弟,要不讓他不會冒這個險的,岑文本曆來謹慎,想來必是有萬全之策,再說這是好事,咱們自然是樂見其成。”
張玄素搖了搖頭:“殿下,漢王機警,若是讓他辦成了這件事,定會在陛下那有所改觀,長此以往,必成大患,殿下不可麻痹輕敵啊”。
“張師傅,本宮對於三弟這次的做法是讚同的,與國家利益相比我們的小小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呢,再說本宮不怕,自從進了這東宮,就做好了準備,要是沒有挑戰,那人生是不是索然無味呢”。
李承乾的豪氣感染了張玄素,老頭子開懷大笑:“好,殿下能保持本心,老臣佩服。”
“這沒什麼,不過本宮也的確佩服三弟的勇氣,頡利那畢竟是虎狼之窩,不是什麼人都有這勇氣的。”承乾又落下一子。
張玄素想了想,吃下起了右角的三子,“老臣好奇的是他岑文本怎麼保證漢王的安全。”
“定襄一線,薛萬徹和謝叔方曆來和三弟交好,楊妃和平陽姑姑是閨中密友,柴折威和柴令武都是三弟的心腹,想來柴紹也不會坐視不管的。”
聽了李承乾的話,張玄素點了點頭,的確,與漢王交好的將領在定襄一帶還真是不少,怪不得岑文本那麼謹慎的人會讓立刻去冒險。
“看來漢王這大功是非立不可了,岑文本不虧是權謀高手,下手極準啊。”,“張師傅,咱們還是關心自己的事吧,杜荷來信,一個月後八十萬擔從南詔和林邑兩國采買的糧食就會抵運長安。
這是我們準備的戰備糧,萬不可馬虎,長孫衝眼下正在忙廉政部人員的篩選,那工業區和戰備糧庫的事就要麻煩師傅去操持一下。”
張玄素:“殿下放心,老臣一定辦好,畢竟這關乎軍隊備戰,讓這些小輩去辦,老臣還真是放心不下。”,話畢張玄素落下最後一子:“殿下,您輸了。”
李承乾:“的確是,不過能贖回那些百姓也算功德一件,畢竟那都是我大唐的子民,父皇賞賞三弟也是應該的。”
長安漢王府
“殿下,陛下那裏已經答應用三十萬擔糧食和一萬匹絹作為這次和頡利交換邊民的籌碼,依臣看是夠了。”岑文本對於李世民這次大方十分的意外,看來皇帝還是十分在意這個兒子的。
“殿下,這次就由我們兄弟三人陪你去如何,要是有事,還有個照應”,劉師立的長子,劉譽說。
岑文本在一旁附和道:“殿下,劉譽說的有理,加上哲威和令武護衛殿下,必可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