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1 / 2)

無數的紅翎在關中各縣中疾馳,向父老鄉親們傳達著朝廷的詔令,皇上沒有忘記我們!

太子沒有忘記我們,這樣的一幕幕在關中各地上演著,無數的百姓被安撫,

無數的百姓開始燃起新的希望,他們感謝朝廷,感謝皇帝,感謝太子殿下。

甚至有的州縣已經有人開始自發地書寫萬民書,歌頌皇帝和朝廷的愛民之舉。

看朝廷下如此大力氣的救災,在百姓中博得如此多的美名,五姓七望也是看的眼熱,

所以在他們的地盤上,這些世家門閥也開始救濟百姓了,可是他們宣揚的就不隻有皇帝和朝廷。

當然還要加上他們自己的家族才行,幾百年來,這些世家門閥一直在壓迫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要說老百姓心中要說沒有絲毫的怨恨,那肯定是假的。

之所以沒人反抗,是因為還能活下去,沒有到活不下去的情況下,敦厚的百姓們又如何會想到反抗這些剝削者呢?

更何況這些世家門閥哪一家沒有私人武裝,隻是因為怕皇帝的顧忌,沒有明目張膽的表露出來而已。

但那些敢於反抗這些家族的人,哪一個落得好下場?這也讓百姓心中充滿了畏懼。

於是在這個最為窘迫的時候,百姓們開始感謝世代盤剝他們剝削者,感謝他們給了這些小民百姓一絲希望,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當然世家們也沒有完全收買到所有的人心,也有無數的人在默默地祈禱,默默地在心底攜刻著那個人名字。

糧食是永遠都不夠吃的,去年關中赤地千裏,災民遍地,百姓易子而食,朝廷雖然暫時解決大部分人口糧的問題,但由於之前戰亂,無數的田地被荒廢淪為荒地,

而且戰爭中死去了大多的青壯,就是有在多的土地也無人種植莊稼,剩下的老幼婦孺又能能種植多少田地?

雖然李承乾從儲備庫裏拿出了如此之多的糧食,但也遠遠不夠關中這二十七州無數的災民分食啊,受災的百姓約一百五十萬人,哪怕現在就種植下一季莊稼,離收獲都還要至少兩個多月,間隔這麼長時間的糧食要到那裏去找呢。

這還是多年戰亂人口凋敝的結果,不然這個人數還得大增。

這麼多人,現在才過了不到兩個月,庫存的糧食就要吃光了,而且就算從別的地方調集糧食運過來,沿途損耗也不是一個小數,

而且就算不惜代價的運送過來,恐怕都還要等上十幾天,也就是說,這一百五十萬人至少還差十幾天的口糧,這麼多糧食從哪裏弄啊

李承乾不是說沒想過先將軍隊儲備的糧食先挪用一下,可是轉念間又打消了這個想法,

前年因為玄武門之變,頡利就抓住那次機會興兵南下,眼下父皇和突利的結盟還沒有結果。

這次的蝗災說不定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發生,不僅是預防突厥,還有必要時刻準備鎮壓民亂。

再說鬼知道那些世家門閥會不會和大安宮的那位給自己來個大唐版的南宮之變,所以說軍隊的儲備是一定要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