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1 / 2)

清晨,太陽剛從天邊露出了頭,守衛洛陽城西北大門——光化門的士兵“開城門了”的吆喝聲中徐徐打開了,陽光照進原本漆黑的城門洞裏,早早守在門外的百姓也有序的走進了洛陽城。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行人仍然以商隊的幌子悄然的回城,和走的時候的區別是距離他們二十裏的是李績率領的三千精銳騎兵。

洛陽皇宮

“玄齡啊,說說朕走後朝廷有什麼事發生。”李世民接過甘鄖呈上來的茶喝了一口,扭頭問房玄齡。

“陛下,關中二十七州,爆發蝗災,不少州縣禾稼盡毀,太子率領朝中的文武官員全力救災,現已基本撲滅災禍......但,但朝中的不少官員對此頗有微詞”,

房玄齡話說了一半抬頭看了李世民一眼。

可就在房玄齡打算接著說時,洛陽都督張亮就把話接過去了:“房大人,你這是避重就輕,”

張亮回過身來對李世民恭敬道:“陛下,關中蝗災不假,但洛陽近日收到不少奏本,彈劾太子借著賑災之機,掌控十六衛,封鎖關中,大肆收買人心,不少的官員已經投靠了太子。

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呢”。

房玄齡:“張大人,太子在賑災之前就已經向洛陽發了急章,陛下遠在北境他這麼做也是為了控製災情的範圍,這你不明白嗎”

“就算房大人你說的有理,但這麼多彈劾他的禦史難道都不對嗎,

他們說太子在關中大肆捕殺反對官員,沒收鄉紳的財產,百姓不知皇帝隻知道太子,要知道太子也是陛下的臣子,這麼做是不是超出他監國的範疇呢。”

張亮的話讓一向多疑的李世民心中有了一絲猶豫,畢竟他也是造了自己老爹的反才當上皇帝的,難保李承乾身邊的人不會鼓動他做出什麼糊塗事來。

玄武門一夜之間秦王府的將校一越成為朝堂的公卿,那些跟著李承乾的就不嫉妒嗎,他們跟著李承乾不也是為了富貴嗎。

長孫無忌看到皇帝陷入沉思心裏咯噔一下,和李世民幾十年的交情,他知道在這方麵皇帝不相信任何人。

自己那個外甥這次恐怕不會那麼容易就混過去。

於公於私自己這個當舅舅的都應該幫李承乾說上幾句,再說在他看來就是李世民親自坐鎮長安賑災的效果也不一定比李承乾做的好。

長孫無忌:“陛下,太子殿下畢竟年少,做事難免霸道了些,但絕不會存有不臣之心,

再說杜如晦和岑文本等文武大臣都跟隨陛下多年,怎麼就會背反陛下呢,臣以為這其中定有什麼誤會,請陛下三思。”

房玄齡:“陛下,臣以為輔機說的有理,天災突降,殿下身為監國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是無可厚非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朕也是不相信承乾會這樣的,但關中剛剛經曆了大災,長安城的局勢也不是十分的穩定。

自從柴紹調領金河軍後這左衛大將軍一直空缺,這樣命李績立即回京出任左衛大將軍兼掌右衛軍,張亮調任掌右屯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