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鄖正在殿外轉悠,看到李承乾來了,老太監趕緊上前施禮。
“老甘,父皇在忙嗎?”
“陛下正在召見房杜二相和李將軍,殿下稍後,老奴這就進去稟告。”
稍時....
“兒臣見過父皇。”
李世民點了下頭,指著自己右下首的地方,示意李承乾可以做了。
“承乾,剛還想讓人去傳你,沒想到你自己倒先來了。這是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奏本,你看看吧。”
隨手將禦案上的奏本遞給李承乾。原來是薛延陀部的夷男不堪忍受頡利的壓迫,在不久前號召交好的回紇和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等部族一同反抗暴君的統治。
頡利派他的侄子阿史那欲穀設前去鎮壓回紇。
但欲穀設被回紇首領菩薩擊敗,而薛延陀又擊敗了其他四個突厥將軍。頡利自此後就無法製服敕勒叛軍了。
而這些敕勒部落想要為夷男上汗號,夷男最初沒敢接受。消息傳到長安後,李世民就和幾個心腹重臣一起討論了一下,希望能建立一個以薛延陀為主的抗東突厥的聯盟,用於牽製頡利。
隨後派遊擊將軍喬師望,冊封夷男為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從此後許多敕勒和突厥部落被夷男的統治。
而李承乾手中的奏本是請皇帝趁著突厥內亂出兵討伐,還在奏表中提出了六點:頡利奢華殘暴,誅殺忠良,親近奸佞,此其一。
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離,動搖其統治,此其二。
突利、拓設、欲穀設均得罪頡利,無地自容,此其三。
塞北地區經曆霜凍幹旱,糧食匿乏,此其四。
頡利疏離族人,委重任於外族,胡人反複無常,大唐軍隊一到,必然內部紛亂,此其五。
漢人早年到北方避亂,至此時人數較多,近來聽說他們召聚武裝,占據險要之地,大軍出塞,自然內部響應,此其六。
李承乾看完後,合上奏本言道:“張都督不愧是我朝名將,其對突厥情況的分析可謂條條入理,足可以看出來這三年的代州都督還真是勤勉。”
恩,李世民笑了笑隨後說道:“還敢在朕麵前滑頭了吧,說點實際的,要是說不出采兒來,朕可是要重重的罰你。三位愛卿你們說呢。”
李世民打趣完李承乾後,轉頭向房杜二相和李靖說道,他們三位也附和著笑著看來李承乾。
李承乾在岷州的表現他們是清楚的,能和士卒同甘共苦,在鐵門關和敵人血戰八日,這不是其他皇子能做到的。
更讓他們刮目相看的是李承乾在戰略上的考量。
在他們看來以秦叔寶和侯君集的能耐打退敵人並不難,李承乾的計策雖然弄險,但從實際效果確是重創吐穀渾讓其不敢東顧,解決了朝廷後顧之憂,能夠集中精力對付頡利。
“父皇您是知道的,兒臣一直一來都是主戰的。大唐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無論是民心還是士氣都是可用的。再加上突厥內亂,的確是我軍北伐,收複失地的絕佳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