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彌漫的陰謀(2)(1 / 2)

誌得意滿的李恪和權萬紀喝著茶,想想自己幾天把長孫無忌弄得理屈詞窮,他的心裏就一陣的暢快。

要知道這麼多年來他這一直被長孫一脈壓著,今天終於扳回來一局了。

“殿下你想啊,一旦頡利死去,身為二汗戰前又與陛下締結盟約的突利,儼然就成了漠北草原上最有號召力的首領。

殿下和突利之間的關係,長孫無忌是知道的,這種結局他當然不願意看到。”

現在滿大唐誰不知道突利是他姨父,一旦弄死頡利,那他在草原上就會多一個盟友,那對自己的將來是很有幫住的。

再說憑什麼長孫無忌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我那大哥還不是皇帝呢,現在大唐還不是你長孫家說了算的。

“你說的對,這事還真不能讓他得逞。要是手裏攥著理都壓不住長孫無忌,那以後想要扳倒他就難了。”

“岑大人在陛下那說話倒是有幾分力度的,要不然讓他在陛下那說說。”

見李恪在為找誰而煩惱,權萬紀不由的提醒了一下,不過李恪對他的提議並不感冒,這事找岑文本準不成,他一向都是不主張正麵和東宮對抗的。

隨即擺了擺手說道:“自從父皇並省官員後,老師行事可是越發的小心了,在父皇跟前多一句話都是不會說的。

而且平日在弘文殿裏更是處處讓著那長孫無忌。這事兒去和他說不僅不會同意,沒準還會數落本王一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可把他們倆愁壞了。

那也不能讓長孫無忌的氣焰這麼囂張下去啊,現在都特麼成無冕之相了,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兩個宰相都沒他架子大。

“哦,對了,今天在朝堂上魏征可是狠狠地和他掐了起來,要不然殿下您再去加加火。”

權萬紀這時候想起了罵長孫無忌漢奸的魏征,這老家夥好啊,誰都幹罵,讓他出頭豈不是事半功倍,能讓皇帝把鳥都憋死的人那是一般人嗎?有他出馬,不死也讓長孫無忌那老鬼脫層皮。

聽了權萬紀話的李恪隨即就來到魏征的府上。這讓正在吃晚飯的魏征感到奇怪,這麼晚了他來做什麼呢。

一番繁文縟節後,李恪就挑明今晚的來意。

“不管是平日在朝中的傾軋還是這次的北伐,長孫一脈都視吾等我仇敵,處心積慮的與我們為敵。

他這一次死保頡利可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就是要在他不斷的打壓下,讓我們在朝堂上失去話語權。”

“殿下,你這是何意啊,老臣讓你搞糊塗了。”

這皇帝也沒改口啊,至於他說的那麼嚴重嗎?人家長孫無忌說的也不是都沒道理。

再說自己這官是給皇帝當又不是沒他們長孫家當長工,他有什麼全力不讓老夫說話。

這個蜀王是不是被壓迫的太狠了,神誌有些問題吧。

“老大人這你還不明嗎?白天你的阻止讓他知難而退了嗎?

他知道突利和我是親戚,用遏製突利來打壓本王。是以他不惜罔顧聖意,死保頡利。他這才是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壞水啊。”

這回魏征聽明白,李恪的意思是無論是誰,想要阻擋長孫無忌的道都是不行的。可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那是那麼容易就說明白的。

“殿下,你說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長孫無忌這個人身上確實有特殊的魅力。你聽他說話吧,明明知道他掩蓋著什麼,可你就是找不到源頭。

所以再很多時候,不管是陛下還是我們總是能被他說動了。”

長孫無忌善言是天下皆知的事。你就拿玄武門之變來說吧,要不是長孫無忌說服了常何,讓他臨陣倒戈,那李世民別說當皇帝了,能不能活到現在都不好說。

所以這也是魏征讚同李恪所說的原因。

“難道就因為朝堂上長孫無忌的幾句話,大人就被說動了嗎?”,李恪挑了下眉頭問道。

魏征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不知道李恪是在奚落他呢。

隨即歎了口氣說道:“是啊,今天他說的話合情合理,老臣確實找不到反駁他的理由。”

看到魏征有些氣餒,李恪慢悠悠的給他把茶盞滿上,在心裏默默的說:他今天必須把魏征拖下水,沒有這麼個爆竹,怎麼能在朝堂上炸出響來呢。

“即是是這樣,本王還是勸大人還是不要這麼容易就屈服的好。

如果長孫無忌一人之言就可以就決定朝廷的勝負,那就等於發出了他掌管朝局的信號。這樣就會有更多的趨炎附勢之輩爭相投靠,

到那時候誰能保證兩漢外戚幹政,皇室衰落的曆史不會在本朝或者下一朝重演呢。魏大人,你能保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