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遣散歸家後朝廷常備的兵力大為減少,這樣一來,一個兵就要當兩個來用。十六衛軍這支常備軍的地位就顯的尤為的重要。
而左衛軍長期缺少統帥,這總不是常久之際。臣以為是該給左衛軍派一位年富力強,能征善戰的將才,用以保障其強大的戰力。”
房玄齡的開場白,拉開了爭奪左衛大將軍的序幕。在場的那些大將軍們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看皇帝把餡餅到底給誰。
“玄齡啊,在你心裏是不是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有就說出來嘛,大家夥討論一番。”,李世民意味深長的看了房玄齡一眼後,十分大方笑道。
要不是知道自己這個父皇心裏不美麗,李承乾還真信了他這幅開明的表情。
“回陛下,我朝將才濟濟,能夠擔任這個大將軍的人自然不少。不過左右權衡之後,臣還是以為李績是最合適的人選。”,房玄齡笑眯眯的說著。
自此府兵遣散後,朝廷也就沒了後顧之憂。這樣一來隻要安排好十六衛軍的將帥,朝廷的局勢也就穩當兒了,可以安心發展內政。
“臣以為房相的提議甚為有理,李績年輕有為是這一茬年紀將領中的翹楚,由他出任左衛大將軍臣等是心服口服。”
待柴紹說完後,薛萬徹也趕緊隨聲附和道:“不錯,任命李績為左衛大將軍,臣等沒有異議。”
今兒是怎麼了,長孫無忌糊塗了,蜀王的人怎麼都出來保李績了。他是怎麼和蜀王搭上的呢,北巡的時候這家夥可是和李恪結了怨氣的啊。
這事兒透著邪啊,李恪那小子什麼時候心胸寬廣起來了,也學會古人薦閑的美德了。
“定襄一役李績功勞甚巨,要是不讓他來出任左衛大將軍,那就太說不過了,所以臣也以為李績是最合適的人選。”
如果剛才長孫無忌還有一絲狐疑的話,那聽完張亮的話後難怪太子不讓自己參與這事呢,他就百分之百的卻定這裏麵有陰謀啊,連特麼魏王的人都出來推薦李績了。
他們這樣眾口一詞不是在玩李績嗎?讓皇帝覺得李績和這些皇子大臣相互勾結,達成了攻守同盟,那樣的皇帝要還敢用李績就特麼怪了。
當然眾口一詞這個詞語不是隻有長孫無忌能想到,李世民沉思了一下,摸了摸胡子笑道:“朕用人的主張一貫是惟才是舉。
李績統領通漢軍,一戰惡陽嶺,二戰陰山,打的都是惡仗,在定襄會戰中可謂是厥功甚偉的。”
“在朕這心裏頭兒也很想讓李績出掌左衛軍,就在昨天朕還跟杜如晦談過這件事呢。克明,有這回事吧!”
“是,陛下說的沒錯,這點老臣可以作證。”
李世民之所以把杜如晦拉出來一來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心計,二來也是在思考對策。
這麼人都來保他,要是再用他出任左衛大將軍,那豈不是又造就了一個李靖,老子好不容易扳回來的局麵豈不是付諸東流。
“可天不作美啊,昨天有一份邊報,說燕山匪患橫行,有些人趁著我大唐大戰之後,元氣未複,鼓動盜賊打家劫舍,為禍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