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娘的長孫無忌(1 / 2)

“陛下,自我軍大敗頡利以後,北方的草原也經曆了兵災和旱災,入秋以來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

據突利等首領給朝廷的求援抵報上說,現在已經到了日日餓死人的地步了,當然這和頡利多年來的窮兵黷武不無關係。

但現在他們已經是我大唐的子民了,朝廷總不能放任不管吧,萬一因為饑荒再鬧起來,北方將再起戰火,生靈又遭塗炭啊。”

話間,長孫無忌將手裏的奏本呈給了李世民後,又坐了回去。好不容易忙完了北伐的那些攤子,這又來個求援的,真是讓人頭疼啊。

“玄齡,各地官倉的存糧還有多少?”

“戶部的賬麵上大概還有三百萬石。”

打了這麼一場打仗,朝廷沒有多少存糧他是知道,沒有想到是才剩下這麼一點兒。

更讓人擔心的是,薛延陀部自定襄一役通過各種手段,不斷的收斂和吞並小的部族,到目前為之他可是擁有部眾幾十萬。

要是他趁著這個時候跳出來煽動那些饑餓的草原百姓,那轉眼間就是潑天的禍事啊。上次從他和張寶相在白道打那一仗就可以看出來,他想取頡利而代之的野心。

但隻要夷男一天沒有樹起反幟就沒有理由對他動手,畢竟在北伐的時候他也是大唐的盟友。

一旦朝廷對他用兵,那在草原上將再無誠信可言,恩服草原各族的抱負最終也將付諸東流。

看皇帝打算破財免災,杜如晦也不得不提醒了一句:“就是把全部官糧都拿出來,賑濟各部災民,怕也支撐不過這個冬天啊。

再說也不能把全部的糧食都拿去賑災,朝廷還養著那麼多的軍隊還等著供給呢。”

草原上的災民沒糧吃,可能起來反抗朝廷。要是當兵的都沒糧吃了,那才是真正的禍事。作為軍方的首腦人物怎麼保持軍隊穩定是他要考慮的第一要務。

“就是勒禁腰帶挺過了今年,那明年又該怎麼辦呢。總不能讓朝廷連年向這幾百萬人輸送糧食吧,這麼以來早晚有一天會把朝廷拖垮的。”,小胖子李泰總算是說了一句明白話,坐在上麵的李世民讚賞的看了他一眼。

“這一點朝廷也根本無法做到,這一仗打下來,府庫空虛,沒有幾年的休養生息,中原百姓根本就緩不過來,朝廷又上那給他們找這麼糧食呢。”

岑文本再次的否定賑災的想法,朝廷有多少家底,他這中書侍郎怎麼能不知道呢。況且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飽肚子,那有閑糧給那些蠻子呢。

“恩,這麼多災民完全由朝廷養起來顯然不行,你們看看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李世民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

他當然知道這些說的都對,大唐養他們一年都養不起,更何況是連年的供給呢。

“陛下,臣以為,當今之計隻能是將部分人口內遷,讓他們在那些戰亂荒棄之地上耕耘,那麼到了明年秋天災民們就可以自給自足了。

這樣既就可以使朝廷免除一筆沉重的負擔,又可以削弱各部族的實力,可謂兩全其美。”

“恩,這個辦法可行。”

長孫無忌的諫言立馬得到了皇帝的首肯,隻要能避免他們作亂在他看來都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