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1 / 2)

李承乾的不著調,長孫嘉慶算是領教了,這位小爺也不知道跟誰學得竟然想出來要來個微服私訪。在長孫嘉慶看來他這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難道他忘了當初是怎麼被刺殺的嗎?

於是從孫策的白龍魚服一直將到現在,看著李承乾一臉不以為臉,長孫嘉慶都特麼想抽自己倆嘴巴,老子這不成墨跡嘴了嘛。

“慶舅,你本也是灑脫之人,難道說官兒當大了,都自然而然的都往官場這一套靠了。得了,你還是消停辦你的差吧,本宮先走一步了。”

看著李承乾一副痞像,長孫嘉慶真想問候一聲你大爺的,要不是皇後娘娘千叮嚀萬囑咐讓老子看好你,你以為老子願意管著閑事。被氣的無語的長孫嘉慶隻能無奈的給李承乾行了禮,讓他一路保重。......

滑州碼頭,李承乾帶著恒連、張思政、李晦、李崇義等二十餘人包下一條商船,就這麼悠哉悠哉的來到滑州。當然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就在他乘船出發的同時秦懷玉所部三千精騎也從陸路想滑州馳來。

之所以來到這,因為這裏是山東道按察使的行轅,那位久侯於此的韋挺眼下就在那裏。到了以後,李承乾等人就在城裏轉悠一圈看看這裏的情況。大災之年到處都拖家帶口要飯的百姓,看得李承乾的額頭上是青筋暴起。

轉悠了一上午後,一行來到恒運客棧的地方打打尖兒,臨時的休息一下,並派來幾個出去繼續打探情況和秦懷玉的大軍。.....

“殿下,看來災情要比我們想象的嚴重的多,在過一個月就到了秋收的時間了,程大將軍要是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平定地方,那想在入冬前安置好這裏的百姓可就難了。”

接過李晦遞過來的茶後,李承乾抿了一小口,淡淡道:“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而且這些流竄到各地流民,想要讓他們重返故裏花費的時間會更多。”

對於李晦這個人,李承乾還是頗為欣賞的,這個人有能力,也有野心,唯一欠缺的就是機會。自從到了李承乾麾下以後,這位小王爺就顯得特別積極,對於李承乾給予的任務都完成的不錯。

就在這時,恒連走了進來,小聲說道:“殿下,秦將軍所部已經到了城外十裏之地,現在正在休整。另外,城裏出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滑州刺史竇寬和韋挺之子韋待價在府庫大倉對峙起來了。”

哦,這可有意思了,當官兒打群架,這可是難得一見的西洋鏡,要是錯過了這個,那可是會遺憾終生的啊。......

“韋待價,這是老子的地盤兒,你用上官的名義占了就占了,可你看看這些饑民都餓成什麼樣了,你特麼瞎啊,你就不怕再激起民變嗎?”

滑州刺史竇寬指著門外那些眼巴巴望著倉庫的饑民,要是沒有差役們管著,竇寬敢保證這些餓的兩眼發光的饑民,一定會把這位麵前的這位公子哥撕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