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皇帝在太極宮下旨工部籌建新宮的旨意後,工部尚書張亮、左侍郎閻立德、新任右侍郎薑行本、匠作大監閻立本、司農少卿梁孝仁等人,經過半個月的勘驗才選定了新宮的地點,選在龍首原。
自戀的皇帝陛下甚至還引經據典的賜名為大明宮,其寓意來源於《詩經·大雅》中的《大明》篇“文王有明德,故天複命武王也。大明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廣大,故曰大明。”
皇帝將李淵捧成了周文王,將自己比作武王,這股自戀的調調兒,氣的魏征一臉撅了幾天的嘴,胡子都拽掉一把了。
至於這個新宮地點位於長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濱,南接長安城北郭,西接宮城的東北隅。一條象征龍脈的山原自長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橫亙六十裏,到了這裏,恰為“龍首”,因地勢高亢,人稱龍首原。
龍首原本為隋大興城北的三九臨射之地,內有觀德殿,是舉行射禮的地方,唐因襲這一功用。隋初,以《周易》建設新都,認為龍首山川原秀麗,宜建都邑。
龍首山其範圍在滻河、灞河和潏河之間,嚴格意義來說是指靠近渭河的呈東西向山麓的一部分。其地勢天合“六爻”是《周易》中乾卦的卦象。
隋大興城的督造師宇文愷附會了“六爻”與龍首山原的幾支山岡對應,這就是“六爻”地形。而大明宮恰處於龍首原的“龍頭”處,即廣義龍首原的“九一高地”。
大明宮前朝區占據龍首山的最高端,九一高地乃龍首山之主脈,龍頭所在,“頭高二十丈”,地勢十分高亢。站在龍首原的地高地向南眺望,整個長安城都會盡收眼底。
大明宮建造計劃也是薑行本和閻立本二人附會宇文愷的“六爻”商討出來。一方麵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迎合了禮製上的需要。
另一方麵在遵循禮製的基礎上,他們也考慮了實際需要和長安城的建築布局,這也恰恰說明了二人務實求真的一麵。
按照典製,除了需要側畫相應的圖紙之外,還要造一個小樣呈給皇帝禦覽,讓皇帝可以更加隻管的看到新宮的麵貌。而魏王李泰就是借著這個小樣在皇帝那狠狠的露了一把臉。
李泰貢獻了自己的私財用黃金打造這個小樣,又親自送到承慶殿呈獻給了皇帝,並勸說皇帝單獨辟出一間偏殿,將這個小樣供奉起來,這樣一來能將皇帝的這感動上天的孝舉流傳下去,為後世子孫樹立一個榜樣、
“青雀,說說,你是怎麼想到這個主意的?”,李世民一邊摸著這個用黃金打造小樣,一邊笑問身後的小胖子。
“回父皇,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孝悌是仁的根本,則孝悌為核心之本。君子治國以仁,孝悌為本,而後百姓知所止而安於現狀,四民各司其職,則天下大定。”
“雖然父皇勤於政事,辛苦耕耘數年,使我大唐國力蒸蒸日上、四夷賓服、百姓的生活也照前朝好了很多。
可越是這樣,越是要注重孝悌宣揚,孝乃萬物生靈之常情,然若以權欲用之則失其真,使老者驕橫幼者懦弱無為,天下蒼生渾渾噩噩,步入深淵而不自知,宜當戒之。
父皇此舉就是為天下蒼生樹立榜樣,如此孝舉怎麼以朽木雕琢,所以兒臣就用了一些黃金,還請父皇不要怪兒臣過於靡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