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一病遭罪不說,還把皇室子弟不純不孝的嘴臉徹底暴露到了世人麵前。現在長安城大街小巷的人茶餘飯後談的就是這些皇子親王們的不孝,當然了,誰也不說不清楚這個消息兒是怎麼傳遍長安城。
為此皇帝不僅把他的弟弟們都趕往了封地,甚至還處罰自己的寶貝兒子,吳王李恪出任安州大都督,魏王李泰被削去了一切朝職,降為郡王,並圈禁於府中。
可皇帝從來不認為是他和長孫教育出了問題,他把這個結果歸根於那些後宮婦人。後宮嬪妃、女官、宮人出身龐雜,諸王們自小在這些人撫育下難免不會走上邪路。
比如說韋妃姐們或者說李泰的女官盧叢壁,這些毒婦都有著各自的目的,她們把皇子親王們都當成了她們手中的提線木偶,這讓天可汗陛下萬分震怒,所以就有今天這個庭議。
今兒議不是軍國大事,所以皇帝召見的也隻有李承乾、長孫無忌、魏征、馬周等區區四人,如果這事得不到解決,那大唐的江山早晚毀在這些蛇蠍毒婦的手中。
“漢代,常以八月選洛陽中子女資色端麗者,載還後宮,此不可過度效法。然即日宮內,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誕乳諸王,是非所宜。據此論選補宮列,理宜依禮。昔日孟母三遷就是為了讓其子身邊的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可見言傳身教是有多麼的重要。
以前有言官彈劾太子不守宮規,把原來東宮的當差的宮人、宦官都發往了殿中省,所空缺出的位置也由六率的士卒頂替。
朕曾問過太子之意何在,他答: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現在看來,此言不謬,可如今諸王身邊都是什麼人呢?”
皇帝以前和李承乾討論過這個問題,李世民認為天家富貴,讓這些嬪妃、宮人、內官們伺候是理所應當的事。
李承乾這個太子也算是半個皇帝,每天身邊不是書吏就是士卒,著實是沒有福氣,他們粗手粗腳的,那能伺候好人啊。
可現在看來,丘八和小吏們確實是比這些粗破文墨的“奴才”們強多了,最起碼他們沒有那麼多害人之心。
“人多惑嬖色,乃致敗亂。周幽惑褒姒,晉獻惑驪姬,耽於寵欲,廢嫡立庶,幽王因此身死,遂喪西周,獻公身雖護沒,禍延數代。嬪禦之間,所宜深慎。陛下今日能查得此弊,宗廟甚幸,國家甚幸。”,魏征撫著胡須,一臉安慰的看著皇帝,特麼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看兒子呢。
娘賣皮的,皇帝的終於良心發現了,知道好色不是什麼好事了吧,老子以前說你不聽,這下終於知道什麼叫害人害己了吧。今兒讓你操心的還隻是魏、吳兩王,等再過幾年這些皇子、公主都大了,那還不得翻了天啊,魏征在心中念道。
“陛下,按照唐律:凡反逆相坐,沒其家為官奴婢。這些人的出路也非三種,有技能的就送去各個相應的部門,沒有技能的就送去司農寺,大部分女子則送入掖庭宮充作宮婢。
陛下若要賞賜王公大臣奴婢,又或者皇宮、行宮、親王府、公主府等各處需要奴婢,皆從中分配過去。其人員之多,之雜以發考證,要是一刀切的話,是會很麻煩的,臣以為還是徐圖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