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的《述誌令》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話放在大唐正好相反,李淵終於在製造諸侯王的路上病倒了。老頭子年紀大了,這各種老年病都有,現在又夜夜征伐,今天這個半身不隨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李承乾敢打賭,跪在下麵瑟瑟發抖的禦醫們這輩子恐怕都沒聽過這麼多殺字,打今兒以後恐怕都得落下病根了。在李承乾看來皇帝耍的這一手未必是出於孝心,無非就是借此消弭他上次尷尬的事罷了。
太醫院這個地方從來都是個四處漏風的茅草屋,什麼事兒能在他們那藏住啊,朝中的很多大臣為了打聽皇帝喜好和內廷的事,都是肯花重金去聽他們說一些事的。
就說下麵那個領頭的權順吧,這老混蛋總是賣一些內廷的八卦消息兒給那些想投機取巧的人,今天宣他這個副的來,那就是想借著他的大嘴巴把事情說出去。
還有那些哭天抹淚的嬪妃們,皇帝主觀的認為他們禍主,所以說她們的哭聲隻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自己的性命擔憂,二嘛就是為了她們那些敗家兒子了。......
“父皇,皇祖父的事兒,您還是要看開些,這人老了,身體有些小毛病也是正常的。”,皇帝想走走,李承乾也隻能陪著,父子倆一邊往承慶殿走,一邊說著閑話。
“好了,承乾,這個道理朕還能不知道嘛,朕今天的目的就是為了談談你的事兒。”
從皇帝嚴肅的表情上,李承乾知道皇帝一定認為長孫衝是自己指使的。不過,他想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對於長孫衝大鬧禦史台的事,李承乾是抱著縱容的態度的。
長孫無忌被人彈劾習慣早就具備了免疫力,可長孫衝少年意氣,他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妹妹死了以後,還讓那些禦史彈來彈去的。太子是那種能被控製的人嗎?憑什麼說太子不著急選妃就是妹妹和長孫家的蠱惑呢。
所以憋著一肚子氣的長孫衝就在禦史台門前打了新晉的禦史王易,誰讓這個家夥將妹妹比作褒姒了。作為言官們的頭頭兒,魏征當然不會放任不管,一本就奏到皇帝呢。其結果呢,長孫衝那身紫袍沒有穿住,直接降到正五品的太中大夫。
“父皇也信那些言官說的話嗎?”
兒子的話,讓李世民噗嗤一笑,當年在洛陽的時候,這個兔崽子也是這個口氣。於是擺了擺手說:“如果真要信了他們的話,就不會用長孫衝去堵魏征的嘴了。隻不過,承乾,事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有些人適當的懷念下就好了,這日子,該過還得過。
你母後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朕知道這已經成了她的一塊心病了。你和其他的皇子不一樣,將來是要繼承大唐基業的,所以子嗣傳承事關國祚,所以這妃還是要選的。
你母後不願做這個惡人,那就隻有朕來做了,她們的諜譜,朕已經為你挑選過了,你回東宮後可以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