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1 / 2)

麵子這個東西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說官場上的人都十分在乎這個問題。為了從這三個油鹽不進的東西身上挖到幕後黑手和貢銀的下落,李承乾不得不低下身段和他們周旋。

可這天公它就是不做美,那也就沒有必要和他們磨下去了。不過,也不是一點收獲都沒有,從和三人對話中,李承乾可以確定,那是個身份及其尊貴的人物,且在暗地裏織了一張巨大網,其目的就是要顛覆李唐。

至於這個人是誰,那可就有待考證了,李承乾可不指著能從他們三個人那在得到什麼具體的信息。因為狂信徒嘴中,你永遠不要指望他們會說出什麼不利於主人的信息。

“太子殿下,臣弟不同意你的作法,這三個人是安州之亂的主謀,怎麼能如此草率呢!要是不把他們移送三司明審,那譙國公和將士們不是白死了嗎?”

聽完了李承乾的想法後,李恪立馬就蹦了起來,在安州設局引他們的同夥來救,一來可以有效的瓦解藏在黑暗中的敵人,二來可以順藤摸瓜追回被截的貢銀。

計策是好計策,可這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李恪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沒有好處的事他是不幹的。

按照李承乾的這個辦法,安州的官場恐怕要刮起一場風暴,自己怎麼說也是安州的大都督,這要是拔出蘿卜帶出泥來,弄出一批裏通外敵的官員來,那自己豈不是更罪加一等了。

“老三,這就是你對待君父的態度嗎?別忘了,如果不是大哥親自上陣在雞公山大破敵軍,你恐怕就下去見列祖列宗了。怎麼,這仗幹剛打完,你就想過河拆橋了。”,這次李佑是說道點子上了,即使是李恪也挑不出一點毛病。

是,李承乾有權利強令李恪去執行,可強製和自願是兩碼事。在安州的眾官中有一部分是李恪的心腹,如果有李恪出麵去找他們,那辦差的效果可不是強了一、兩分的事。

再說,就眼下安州的形勢,挖出那些躲在角落裏的家夥才是頭等大事,兄弟鬩牆的事還是放放吧。

“老三,孤知道你的擔心,那些人既然能截得了貢銀,那就能截得了法場,孤相信他們也和你的想法一致。

聰明人都有個通用的特點,那就自負,即使是套,他們也會試一下的。在他們眼中,凡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愚蠢的原故,而他們自己則永遠是那個例外,不是嘛!”

李承乾的話有弦外之音,他相信李恪不是傻子,應該能明白風險和利益是成正比的,如果他安心輔佐自己把這案子結了,那對於他本身來說,好處可是大大的有啊。

片刻之後,經曆了一係列思想鬥爭的李恪咬了咬牙,跺了跺腳,拱手言道:“臣弟一身一命,唯太子殿下馬首是瞻。”

嗬嗬嗬......“老三,這就對了,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況且咱們兄弟還不至於這樣,不是嗎?”,話畢,李承乾笑著拍了拍李恪的肩膀。

“是,是,大哥說的是那裏的話,臣弟怎麼敢對您不敬呢。大哥放心,臣弟這就下去安排,一定把這場戲唱的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