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1 / 2)

與竇寬的吵吵鬧鬧相比,淮南道的相比要消停一點,領完官府分發賑糧的百姓,也都在各地官府的組織下開始有序的自救。

可凡是都沒有十全十美的,尤其瑟尤其是淮南道這個地方,信奉神鬼的鄉俗更是由來已久,聽說這還是受了淮南王劉安的影響呢。

馬周是個典型儒家子弟,子不已怪力亂神是他一直所信奉的正道之理。可自打來了淮南,他算是開了眼界了,各路神仙那是層出不窮啊,看得他是眼花繚亂。

這裏的神明不僅讓老百姓篤信無疑,在族中舉行各式各樣的祭祀儀式,甚至有的大一點的祭祀還是官府組織的,你說慌不慌唐吧。

等馬周責問他們浪費國帑的時候,這些地方官員還振振有詞,說什麼老百姓就信這個,有些這些神明的安慰才能快速的安撫好人心,花點錢算什麼啊。

就是這麼一番說辭,把馬周懟的是夠戧,沒錯,祭祀的花費總比平亂要少的多吧,從花費上人家這些地方官還是為朝廷省錢了呢。

“我說張刺史,你看看你手下這都是些什麼官兒,不向百姓宣揚陛下仁德的和朝廷的恩典,整起這些斜的、歪的倒是行家裏手啊。

本官告訴你,今年劃撥給你們光州的賑災物資,就是用太子殿下大婚的錢換的,該怎麼辦差,你自己掂量著辦!”

馬周是個有涵養的人,他不會像竇寬一樣直娘入老子的罵人,有脾氣他也會找他們的上司說道,一級管一級嘛。

再說,誰都知道他是皇帝親自簡拔的人,做事時候要講究分寸,不能因為些許小事,小題大做耽誤了朝廷賑災撫民的國策。

“上差,上差,你聽下官給你解釋啊!”,張範慌慌張張的在後麵喊著,可是晚了,不管他怎麼說,這位朝廷委派的按察使老爺連頭沒有都沒回,帶著欽差衛隊向東馳去。

“都特麼是你們這幫廢物給老子丟的臉,什麼時候搞不行,偏偏這個時候搞,這不是給老子上眼藥嘛!

你們知道馬周是什麼人嗎?那是陛下麵前的紅人,你,你們,老子這烏紗帽在丟之前,一定先把你們辦了。”

沒地發泄的張範指著州府的長史、司馬、參軍等人破口大罵,特麼的,老子這官兒當的容易嗎?朝廷的欽差八百年不來一回,老子拍馬屁還來不及呢,現在倒好了,還把人家氣走了,哎。

“使君息怒,下官以為現在還不是罷官流放的時候,按察使還會在光州下麵走幾天,隻要咱們和各地官府打好招呼,禁止民間在這段時間舉行祭祀活動,再小心伺候著這位上差,相信人家也不會和咱們計較的。”

別人是不敢在張範如此暴怒的情況下回話,因為大家都知道,刺史是個心胸狹隘的人,要是讓他惦記上,那自己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可參軍沈翼不同,他是張範的親信,在場的諸官中也隻有他的話,刺史才能聽的進去。

聽了沈翼的話,張範是連連點頭,隨即言道:“沒錯,人家是朝廷重臣,每天惦記的都是天下蒼生,那裏能記得咱們這一州,一府的事。好,就按沈參軍說的辦,另外,按察使在光州期間就有你來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