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1 / 2)

李世民本來是不打算在短時間內給李泰安排任何差事的,這麼做的目的有二,一來讓他修身養性,在溫柔鄉中消磨他的野心,二來,出於保護的他的心裏,不希望他和太子一樣成為別人的標靶。

可東宮送來的這個本章卻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了,且不管太子最終目的是什麼,就自己那胖兒子渴成那樣子,不上鉤就特麼怪了。

雖說高明還不知於害他,可也一定把他當槍使了,哎,同樣是一對父母所生,這智力上的差距也太大了。

哎,行,修書,整治長安城的地麵,朕都準了,倒是要看看高明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是以,皇帝親筆寫下詔書,命魏王李泰建崇文館,許以自募學士修撰《括地誌》,同時為了宣揚聖人的教化,著其統領京兆府......

時隔多年,楚恒沒有想到自己還能穿著四品的官袍站在京兆府的大堂之上,今年他已經四十五歲了,這次將是他仕途上最後一次機會,能不能站住腳,那就得看這次能不能得著彩了。

所以他一早就和李泰商量好了,這份差事由他單獨辦理,上官儀和狄知遜趕緊靠邊,反正該打招呼兒的已經打了,這麼個大功勞他可不能和這兩個家夥分享。

宣讀完聖旨後,李泰挺著大肚子坐到正位上,撫著案子,對京兆府的一眾官員沉聲說著:“本王,賴皇帝欽命、太子舉薦,提調京兆府事宜。你們放心,本王不會對你們的職務進行變動,對你們唯一的要求就是配合好楚副尹把長安城裏烏七八糟的地方整治好了。

不要抱著僥幸的心裏徇私枉法,本王這次就是讓那些勾欄之地的無恥之徒,知道下什麼禮義廉恥,什麼叫王法!”

哦,看了看旁邊楚恒那趾高氣昂的樣子,再聽著魏王的話,上官儀和狄知遜就是在傻也明白,這是人家要借咱們衙門唱一出好戲啊。

行,靠邊站就靠邊站吧,反正是對朝廷和百姓有益,太子爺那也打了招呼讓全力配合,那咱就看看你們作出什麼妖來。

“魏王殿下,楚副尹是前輩,又是京兆府的老長官,有他在,下官這心裏頓時踏實了不少!您放心,下官一定配合好。”

“是啊,使君說的在理,臣以前一直都在外任上,雖然已經幹了一段時間了,但對於長安城的地麵還是不僅了解,這辦起差來也是處處掣肘。

現在有了楚副尹,許多平時執行不了的政務,終於可以迎刃而解了,臣自然是喜不勝收的。”

對於上官儀二人的識相他非常滿意,對他來說,這是東宮的臣子中第一次對他俯首稱臣的,巨大的成就感讓心潮澎湃,失而複得的感覺真好。

隨即對三人的工作做了詳細的劃分,上官儀二人從今天開始什麼都不用幹了,在衙門中批批文書、審審案子就行了,其他的事兒楚副尹統統都包圓了,尤其是上朝議政,打今兒開始他們倆就不用去了。

其實,李泰這次真是想錯了,這兩個人雖然和東宮交情不錯,平時也時常走動,尤其狄知遜的兒子還是太子的學生,但他們倆卻是實打實的帝係,今兒這一手,不高興的可不是太子,而是他那個皇帝老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