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兒,奇怪的官場(1 / 2)

李漱就是再調皮,還能比李麗質那小魔頭更難纏嗎?所以,李承乾掐了她小冠子,像趕小雞一樣把她又送回了獨孤妙音那裏,同時給絕了這些丫頭們逃學的念頭。教育孩子嘛,必須得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要不然就靠那些女官,猴年馬月能把她們歸攏好了。

剛到明德殿外,就碰到了在老早侍立在殿外的王治和馬周,看他們兩個滿頭大汗的狼狽樣,李承乾趕緊招呼他們進去,然後讓恒連趕緊端來涼茶和毛巾,這不扯呢嗎?再站一會兒,兩個從三品的大員就熱過去了。

這邊和馬周和王治在擦著汗,李承乾就對一旁的恒連吩咐,自此以後,無論冬夏,來東宮辦差的大臣一律安排到偏殿去奉茶。不要讓人家在外麵幹等,熱壞了、凍壞了都是國家的損失,那麼多屋子空著不也是空著嗎?太不會辦差了!

“殿下,恒將軍也是守宮裏的規矩,您就不要怪他了。”,喝過涼茶緩過來氣的王治替恒連說了好話,沒辦法,這規矩也是算是皇家的威儀所在,目的就是讓臣子們時刻的記著自己的身份,不敢生出怠慢之心來。

當然了,進了東宮一係這麼多年,他還是了解自家的這位主君的,隻要能辦事,會辦事,在小事兒上,太子殿下從來都不像其他皇子那麼苛刻,今兒這事要是換成了魏王,不多讓你等一時半刻就不錯了。

別看這是小事,其實這是最能拉進君臣雙方距離的,這也是他這個自詡事媽的家夥在東宮效力多年的原因,想要人出力,就得把臣子當人看不是。

“好,好,你說的都有理,不過,這宮裏的規矩也是要因時而變的,有變化才有進步嘛,固步自封,不僅耽誤國事,更是拉開了君臣之間親密的關係嘛!”,話畢衝恒連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下去了。

“王卿,這次澤州之行怎麼樣了?”,這事兒李承乾惦記不是一天兩天了,特麼的,一個小小縣令就想遮住一片天地,這不是反了嗎?就他們幹的那些事,連皇帝都不敢做,不殺怎麼能平民憤呢!

“臣知道殿下著急,所以進了京後去找了賓王直接就奔東宮來了。案子所涉及的澤州-韓城任縣令崔允,慶州副將郭信已經全部到案,起獲了大量的金銀細軟,和房田地契。

且臣以將案犯移送大理寺,待三司核查無誤後,再呈報陛下圈紅,東市口這一刀,他們倆是免不了。這是案件的卷宗和查抄的贓物的請單,請殿下查閱!”

話間,王治拿起桌子上的卷宗直接呈了上來,拱了拱手,繼續說道:“殿下,抓這二人的時候,還發生了點小插曲,臣覺得有必須向殿下稟告一下!”

“好,你說,你說。”,李承乾眼睛都不眨的看著卷宗,又伸出右手示意王治他可以坐下來說,隨意一點。

衙門越大,事兒越好辦,這是王治為官多年的總結出來的道理,為什麼呢,因為衙門大,不管是官長還是下麵的人都要顧忌一點影響。如果葷腥不忌,那這裏麵人多嘴雜的把事兒傳出去,總會惹得一身的麻煩,對於這一條,不管是諸部大堂還是十六衛都是適行的。

可是把它放在地方軍府和衙門那就是不行了,天高皇帝遠,老子就是天下第一,隻要把朝廷要的賦稅交齊了,勞役服滿了,百姓不出來造反,他們的自主權還是很大的。

這也就造成了屁大點一個地方,官場上就分出你我他諸多派係的原因,而且還美其名曰“上行下效”,反正老子們又沒貪贓枉法,上官們還管得著誰和誰走的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