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1 / 2)

對於岑文本這個政敵,李承乾向來是佩服的,這家夥性情沉穩聰敏,儀表美好,擅長寫文章,見多識廣且融會貫通。很多棘手的政事交給了,你都可以放心,人家肯定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打點的讓上麵和下麵的人都滿意,就憑這一點,當朝的臣子很少有人能作到這一點。

不管是皇帝坐朝,還是自己監國,李承乾就曾無數次親眼見到他如何把雜亂的中書省經營是井井有條。從這方麵就可以理解,皇帝為什麼如此的看重他,確實是治國能吏,連敵人都不得不佩服其能力,難怪他能成為士大夫的領袖,要知道那些耍筆杆子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擺平的。

即使官拜中書令,岑文本的生活依然非常簡樸,這倒不是因為他沒錢,而是他時刻都告誡家中子弟,要勤儉持家,不可養成奢侈之氣,以敗壞家風。為了給家人起到表率作用,其住所低矮簡陋,室內連褥墊、帳幔之類的裝飾也沒有。

最主要的一點,他是個孝子,以侍奉母親以孝著稱,撫養弟侄也很有恩義,如果不是和他是政敵,李承乾還真想還他結交一番。

聽李孝恭說,他的父親岑之象,在隋做官,任邯鄲令,因事被人告了一狀,無法申冤。當時才十四歲的父親岑文本,到司隸官處替父親申理冤屈,辯論和對答的言辭悲傷流利而又無可辯駁,整個官署的人都感歎讚賞他,他父親的冤屈也得以洗雪。

就是因為這件事,岑文本得到封德彝和李靖的青睞,隨後又在皇帝麵前屢屢舉薦,所以這才有現在的中書令。

可今天在承慶殿,岑文本一改往日的恭謹,竟然在君臣奏對時,不顧儀態的大哭起來,這可讓李承乾有些大跌眼鏡了。原來,他的弟弟,校書郎-岑文昭在任期間,有許多的劣跡,讓禦史大夫馬周一本參到皇帝這。

看著這個平時在自己麵前異常謙遜的人竟然能幹出這麼多事,皇帝決定找岑文本談談,然後把他外放了,眼不見了,這心自然也就不凡了。.......

“景仁,你的弟弟有很多過錯,經常拿著你的名號和一些劣跡斑斑的官宦子弟一起惹禍,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會連累你,所以朕要把他調離京城。”,李世民一邊批著奏章,一邊說著,聲音含帶著怒意,了解他脾氣人都能聽出來,皇帝心情非常不好。

看到皇帝的態度如此的決絕,岑文本狠狠地磕了兩個頭後,回答說:“臣幼年喪父,老母親最疼愛的就是弟弟,不想讓他離開身邊。如果讓他離開京城,母親必定憂愁,倘若沒有這個弟弟,臣也就沒有老母親了。如此一來這個家也就沒了,臣即使位極人臣,權掌一省,又怎麼能心安理得享受這份富貴,那麼和禽獸又有什麼區別呢!”

岑文昭這個人挺有意思,當初祿東讚來的時候,能屢屢的輕易破解難題,李承乾就已經很有疑惑了,到了最後那醉酒出皇宮和千人選縣主,就讓李承乾盯上了這個和吐蕃人來往頻繁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