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製度(1 / 2)

金秋九月,豔陽高照,長安城雖然熱了一點,但長孫衝卻依然神態怡然,一點都不在乎外麵下火一般的溫度,不管平日是否交好,見誰都是一副樂嗬嗬的表情。

原因嘛,很簡單,長樂公主在三天前產下一子,皇帝得了這個外孫甚為歡喜,特賜名為-長孫延,取:延,年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從這個“字”就可以看出來皇帝對這個小外孫殷勤的期盼。

這不,進了明德殿後,獨孤謀和獨孤睿這對堂兄弟不顧滿頭的大汗,捧著茶壺灌水,而長孫衝則恰恰相反,倒了一杯坐下來慢慢地品著。

在李承乾看來,這位樂得找不著北的表哥現在的狀態,用“心靜自然涼”或者“人逢喜事精神爽”來形容,那就再貼切不過了。

“仲良,有道是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你這是不是太得意忘形了,誰還家還沒添人進口啊,用不了多久,我們獨孤家也要有小外甥降生了,你顯擺什麼啊!”

獨孤睿對於長孫衝的顯擺感到非常憤怒,多大的事兒,幹嘛有事沒事就問別人,你有兒子嗎?咋地,就你們長孫家能娶會生,我們獨孤家就落在人後了嗎?

開什麼玩笑,你們家那個將來最多也就是國公,可咱家這位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太孫”,將來是要承繼大唐這萬裏河山的,你比的了嗎?

對於堂弟的反擊,一向穩重的獨孤謀甚為讚同,他的聘妻安康公主還沒有及笄,獨孤睿的親事還沒有著落,所以子嗣一項就隻能看向太子妃,長孫衝如此的作為不就眼氣他們倆嘛。

“哎呦,睿兄弟,為兄還真沒看來,你小子現在也能出口成章了,不錯,不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看來這走了正道就是不一樣。恩,你說的對,小殿下自然是尊貴無比的,我的兒子當然不能和他比較。我要比的你們倆,是不是,獨孤兄!”,話畢,長孫衝還一臉小人模樣的拍了拍獨孤謀。

看著他們三個在下麵胡謅八扯,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本子,淡淡說:“孤說你們三個都多大的人了,真是沒個正形,今兒在座的都是舅舅,誰也分不出那個比誰高在那裏!”

“今兒詔你們三人來,就是希望你們兩家能出來把世襲刺史的詔書先領了,孤知道這項政策不合時宜,可陛下的麵子也是要顧忌的,總不能都和陛下頂著來吧。先把詔命領了,讓陛下有個台階下,回頭孤去勸父皇收回旨意。”

這事還得從十天前說起,為了表彰功臣和鞏固宗室,皇帝特意下旨將十六名功臣和成年的藩王給加恩,允許他們子孫世襲刺史之位,可詔書一發所有受封的臣子都紛紛上書反對。

後來,大夥兒還聯名給皇帝上了一道奏本:承恩以來,形影相吊,若履春冰;宗族憂虞,如置湯火。緬惟三代封建,蓋由力不能製,因而利之,禮樂節文,多非己出。

兩漢罷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協事宜。今因臣等,複有變更,恐紊聖朝綱紀。且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更因延世之賞,致成剿絕之禍,良可哀湣。願停渙汗之旨,賜其性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