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說的沒錯,李靖在唐軍中的意義就好比是定海神針,有了他出手鎮撫,這些折衝府的殺材們不僅不會有怨言,甚至還會興高采烈的去西海道戍邊,沒錯,這就是大唐的軍神的魅力。
自從他為太子太師以來,不僅沒有盡一點師傅的義務,反而還得給他們家擦屁股,甚至還得被皇帝敲詐。自己什麼時候在一個人身上吃過這麼大的虧,有了杜如晦的提點,李承乾決定連本帶利的從他身上找回來。
等李靖慢悠悠的趕到承慶殿的時候,日頭已經西下,進了大殿後,李靖就自顧的捧著茶壺飲了起來,然後還十分豪氣的問道:殿下,晚上吃什麼啊!
聽到他說這話,李承乾差點背過氣去,特麼的,不行禮也就算了,還特麼抱著到老子這蹭吃蹭喝的目的,咋地,把承慶殿當飯館了。
於是,放下手中的奏章後,李承乾淡淡地答道:“衛國公,用膳那自然不是問題,可你就不問問孤宣你來幹什麼嗎?”
“問那麼多幹嘛,多操心,老臣反正已經是太子太師了,殿下有什麼諭令盡管下就是。但有一樣,不能太累了,老臣的年紀大了,幹不了太累的活兒,這把老骨頭還等著抱重孫呢!”
看著李靖一副老不要臉的樣子,李承乾算是認識到了,這人要是無欲無求了,那這下線也就沒有了,帶兵時候的那點操守,早就不知道丟到那去了。
而且,這老家夥和自己的交情一直都不錯,在軍中的時候時常一起談論兵法戰略,現在又成了東宮的太師,所以這普通臣子該守的規矩對他來說都是多餘的。
他可以耍無賴,沒有下限,但李承乾不行,知道自己坑不了他後,李承乾邊將白日和眾臣們所議又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尤其側重的是地方上的軍府。
聽完太子了太子的意思後,李靖搓了搓手,裝出了一副憨厚的表情地說道:“既然是殿下的詔命,那老臣自當效力,收拾這些小家貨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既然西海道此次劃為二十州,又有侯君集、李大亮十幾萬大軍駐紮在此,這點人那夠,簡直是杯水車薪。”
“而且他們能力較差,殿下也是帶兵的出身,知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道理,如此怎麼將校訓練出的軍隊怎麼能阻擋住吐蕃的大軍的。
是以,老臣以為不如啟用一批賦閑在家的將校,他們可都是飽戰之士,而且還對朝廷忠心耿耿,這時候不用他們,什麼時候用呢!”
哦,李靖的意思那是在明顯不過了,多年來他的舊部一批批、一批批的從唐軍中被剝離出來,除了張寶相等寥寥數人之外,幾乎都在家中賦閑,成為了長安城中的浪蕩無為的家夥。
究其緣由,就是因為他們跟錯了一位統帥,誰讓李靖召皇帝的猜忌呢。可話說回來,這些將校還是有些本事的,而且多數都是低階的軍官,即使李靖有什麼心思也不會跟他們商量,所以皇帝就以站錯隊為由閑置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