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1 / 2)

皇帝說的對,有些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帝王,對待不穩當的臣子就得既用且防,這不,回到東宮後,李承乾就活學活用到了道門身上。

不管是不是他們真把注意打到李治的身上,防一手總是沒問題的,反正人有的是,不用也是閑著嘛!

翌日-承慶殿,吏部尚書唐儉,廉政部左侍郎王治躬身侍立於下,他們倆今兒一起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一個七品的堂官犯事,結伴來請太子勾決的。

唐儉和王治都是精於事故的老吏,宦海多年什麼樣的鳥沒見過,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能把他們氣成這樣,那也真是官場上的一朵奇葩了。在好奇心的作祟下,李承乾翻開了卷宗,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犯官叫張栩,是吏部的七品堂官,貞觀元年入仕在永豐倉供職,因勤懇用事,頗多政績,在貞觀八年檢拔到吏部,專司考功。別看這小子整天在考功司人五人六的勤勞王事,可這私底下發財的大計卻一點都沒閑著。

在永豐倉供職了時候,這家夥是主管的收糧,看著每天來來往往那麼多糧食,這心和手都癢癢起來,年頭多了也就把持不住了。

於是,這家夥就收買了屬下幾十名差役,在收糧的鬥子上作出了手腳,在裏麵裝上夾層,用是時候隻要上去揣上兩腳可以把十斤左右的糧食漏到加層裏麵,然後再以糧食蓬鬆、不足斤數為借口,讓百姓們往裏補。

官字兩張口,老百姓那裏能說的過當官的呢,雖然心裏不服氣也都忍著交了。就這樣,張栩及其同夥就因為這麼小小的收糧鬥賺了個盆滿缽滿,因為單次的數量少,而且不是個個都用這個招數,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被人發現。

可這天下那有不透風的牆,隻要是人作了,難免有一天就會敗露出來。就在上個月,永豐倉主事劉翼手下的一個差役的獨生子娶婆姨,因為是對家是正兒八經的五品官兒,所以聘禮要的就多了一點,足足有兩千貫之多。

當然,人家是有為難差役家的意思,其目的就是讓他們知難而退,可沒有想到這麼個糧曹小吏竟然真的拿出這麼多錢,沒辦法,隻能讓踐守前諾,敲鑼打鼓把閨女嫁過去了。

這不嫁不要緊,一嫁就出事了,有人過得好,自然就有人眼紅,看著差役他們家花了這麼多聘禮,又辦了場這麼體麵的婚禮,紅眼的親朋中的人回頭就在廉政部門前的銅箱中寫了一份檢舉信。

沒錯,不用查也知道有問題,就算他們家從祖宗八代開始就吃皇糧,不吃不喝一輩輩的攢下來,也攢不齊這個數啊,所以這錢的來路一定不正,不是貪贓就是枉法。

接到舉報後,廉政部左侍郎王治非常重視,在他親自的審理下,差役供出了他們一班差役和上司以爭糧為由,幹出的醃臢勾當的始末,從而牽連出了他們的前上司張栩。

原來,在張栩調職吏部後,不甘心經營多年的生財之道就此斷絕,所以托門子,找關係讓副手劉翼接任了他的位置,繼續以小鬥幫他發家致富。

要不是因為這場意外的婚禮,他們的如意算盤還得繼續打下去,那些被坑害的百姓也得繼續忍氣吞聲,這大概就是造化弄人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