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1 / 2)

雖然距離上元節還有一個月,但此刻的長安城中過節的氣氛已經非常濃鬱了,各地趕來的商隊都趕著這個檔兒口彙聚到西市,各種貨物可以說是琳琅滿目,堆積如山,讓人真是有點應接不暇。更為讓人新奇的是,長安城今年紅頭發、綠眼睛的西域人要比往年多上不少,他們都是跟隨各國使團進京的,這些人有載滿貨物的商隊,也有來大唐尋找人生機遇的人。

不管是什麼物件,隻要是倒騰的人多了,那價格自然也就降下來了,所以今年長安城的百姓倒是可以放開手腳去買一些西域的新鮮玩意兒。為了讓百姓過上一個好節,也讓來往的商旅多賺一些財帛,李承乾特意將宵禁的時間減半,嚴令京兆府加派三倍的人手去維持市麵上的穩定。

不過,要說現在長安城裏最忙的衙門,不是京兆尹,而是蕭銳和唐善識領銜的鴻臚寺,今年來到長安城朝見的國家超過了以往。有樓蘭、於闐、龜茲、烏孫、疏勒、姑墨、溫宿、精絕、高昌等西域三十六國,還有吐蕃、南詔、林邑、高句麗、新羅、粟特、黑水、思慕等各部國,零零總總加起來有五十八個國家。

人多了,事兒自然也就多了,為了保證各國使團的“安全”,李承乾特意詔命左衛軍抽調三千鐵甲軍護衛在諸國使團下榻之處,同時密令內衛府派出大量的內衛,在暗中監視使團們在查長安城中的一舉一動,重點是吐蕃的使團看看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按理朝廷的禮製,各國進京的使團都要先上本章,然後等待皇帝的旨意單獨覲見,而李承乾現在是監國,這個任務自然也就落到了他的頭上,在諸國中對現今的大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吐蕃和高昌兩個國家,所以這兩個國家被安排到了最後。

承慶殿,恒連引領了一位身著異族服飾的青年走了進來,來者不是別人,正是高昌世子麴智盛。高昌一國可不是第一次來朝了,貞觀四年的時候,其父麴文泰偕妻宇文氏朝唐,皇帝賜其妻李姓,預宗親,封常樂公主。這些年來兩國的關係日見親密,高昌王麴文泰也是年年上貢,李君羨的所部就是借道高昌繞道勃律的,大軍所需的物資也是通過人家的領地運過去的。

雖然在心裏,李承乾很討厭凡是依賴於人,也知道早晚因為利益而反目,但現在兩國的關係正處在蜜月期,不能無故伐人之國、與人為惡,麵子上是一定要過得去的。

“高昌世子麴智盛,見過天朝太子,殿下萬福金安!”,麴智盛的漢禮行的非常標準,和他諸國使節的生硬笨拙大有不同,這點和其出身有很大的關係,讓人看了自然比其他使節親切。

麴氏王族都是漢族,祖籍金城,“鞠麴同宗”,金城麴氏源自鞠氏,其祖先為漢代尚書令鞠譚。所以高昌國的實行的製度基本上都參照了中原規製,在西域諸國中是比較特立獨行的國家,皇帝對這個禮儀製度和大唐差不多的國家也分外看重。

“免禮,免禮,世子請坐,孤早就聽說高昌世子的大名,文武兼備,人情練達,是諸國儲君中的佼佼者,可很遺憾,一直都無緣一見。今兒個能見上一麵,算是解了這心中的這遺憾了。”

謝座後,麴智盛笑著拱手回話:“太子殿下客氣了,小王這點螢火之光怎敢和皓月相提並論,在殿下麵前小王真是相形見絀。不要說小王,就算是整個西域三十六國,誰沒聽說過殿下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