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承乾和祿東讚扯嘴皮的同時,竇寬帶著一千玄甲軍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永昌城,把上差的牌麵擺到了極致,原永昌都督-韓奎帶著大小官員在城外終於把這個在成都躑躅數月的專使迎回了府衙門。
看著一列列頂盔貫甲的玄甲軍,韓奎嘴裏的牙是一陣陣的疼,天子衛率擔任護衛,一品親王也沒這排場吧,這位爺的譜兒也是夠大的了。而且還聽說這家夥深受太子的喜愛,以一下州從四品的刺史,短短幾年時間一躍成為七部尚書之一、參知政事,怎麼能不讓他們這些苦巴巴守在地方的官員羨慕呢。
進了都督府,韓奎依著規矩上交了印信,然後以長史的身份向竇寬介紹了都督府的一眾官員,及金齒諸部在永昌的駐員。朝廷大軍在鬆州、色地一線打敗吐蕃軍,斬首十數萬,威震西南。
所以這些原本蠻橫無理的使者如今也都畢恭畢敬,他們那蠢蠢欲動的小動作都安奈了下去,誰知道殺紅眼的唐軍會不會揮兵南下,給他們也來上一下呢。
“諸位,竇某這次到永昌規製地方,全憑陛下的天恩,太子的抬愛,雖然隻是臨時性的差事,可還得按照規矩辦不是,所以還請各位同僚多多關照。
咱們一道把差事辦好,到時候本官就可以和朝廷交代了。隻要永昌和各部落的無事,那陛下就安心了。陛下安心了,那本官自然也得跟著安心。本官安心了,那你們是不是也就跟著相安無事了。”
竇寬是多年的老吏,大半輩子都在地方州府混日子,下麵的這些官員的那點小九九,他心裏太清楚了,你要是上來就擺著清官能吏的架子,那啥也甭查了,尾巴一準收好了讓你無功而返。
再說了,自己這幾個月在暗中布置了那麼一張網,要是打草驚蛇,僅僅抓些臭魚爛蝦,那也根治不了永昌和金齒諸部之間的問題啊!
而且竇寬剛才這番話那是有好幾層意思的,其一,要讓今兒大堂內的人都明白,自己是皇帝和太子親信的重臣,不是每年派下來糊弄一下就可以過去的監察禦史,所以你們在應付的時候要多加點小心。
其二,永昌地處莽荒之地,天高皇帝遠,好吃的沒有,好玩的也沒有,本官也是不情願來這的,隻要是麵上能過去絕不會與你們為難。你好我好大家好,沒必要搞得那麼緊張,劍拔弩張的,隻要能把皇帝糊弄過去就得了,咱們得過且過去吧!
最後一點,也是最主要的,皇帝和你們都高興了,那本官是不是也得高興下,總不能讓咱白白地跑幾千裏來做老好人吧,這嘴裏要是沒點嚼頭兒,咱可不好給你們保證什麼的。
聽到竇寬這麼一說,大堂裏原本嚴肅的氣氛頓時活絡了,眾官的臉上也都掛著“我懂得”的笑容。至於那些各部族的使者則一副死了親娘的表情出在原地,得,大唐又來個刮地皮的官,沒指望了。
“都督,您這舟車勞頓實在是辛苦了,下官自掏腰包特意在府衙後院備下了一桌薄酒為您接風。至於州府事務還是休息一晚,明個養足了精神再打理也是可以的嘛!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