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1 / 2)

韓奎並不埋怨李承乾和竇寬戲耍了他,因為他知道火中取栗是要擔風險的,成則獲利巨大,敗則抄家滅族。這和賭徒在壓上全部的身價孤注一擲玩一把大的,想連本帶利的贏回來是一個道理。

貪官汙吏可恨嗎?可恨,可未嚐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沒有人天生就是壞人,也沒有官剛開始就是貪官。李承乾相信他們在入仕時候都是熱血的有誌青年,隻不過是因為個人的境遇不同,所以走上各樣的人生道路。

混的好的,像竇寬和馬周一直樣,在地方的勾心鬥角中鍛造一副鐵打的硬骨頭。也有菱角被磨平了,像狄知遜那樣老老實實,中規中矩辦差的,不求聞達於世,隻求無愧之心。

最為極端的那就和韓奎一樣,見識過官場的黑暗後,就灰心喪氣了,然後又經不起金錢和權力的誘惑,挖空了心思來經營在官場羅織黨羽,欺上而霸下,在皇帝賦予的公器當成了謀其私利的工具,搞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永昌都督府下轄五州,十縣,這裏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基本持平,要比晉陽以北的漢胡雜居比例要大的多。所以挑選守正持中的官員是很必要的,否則長此以往,漢族和金齒等部必然勢成水火,非得讓鬧出民變來不可。

都督府管轄的九品以上官員,一共一百八十三人,涉及到韓奎一案的高達一百五十五人,包括幾個軍府的折衝都尉,那些保持中立的僅僅有二十八人,這麼觸目驚心的數字,李承乾看了心裏一陣窩火。

不過沒辦法,要是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永昌官場上的弊端早晚會死灰複燃,所以他不得不下以重手,這屋子總得打掃幹淨了,要不然客人看到的話會鬧笑話的。

就在拿下韓奎的第二日,永昌府一夜之間,大街小巷都布滿了兵丁,巡城的將校的也都換成了陌生的麵孔,這讓官員們心中一緊,平時不做虧心事,夜辦不怕鬼敲門,他們的虧心事做多了,那自然會感到不安。

等他們到了自己當差的衙門才發現,不僅差事已經有人頂了,更有成隊的兵丁拿著鐵鏈子在衙門候著呢。

之所以沒有直接抄家是因為涉及的人員太多,幾乎攘括永昌整個官場,老弱婦孺一大堆,自己也是為人夫、人父的,手下留情讓她們多享兩天安生日子,也算是給家人積福了。

反正整個永昌的境內道路都被公孫武達的部隊封鎖了,就算是一隻鳥也休想逃出去,何必計較一時的痛快,弄得哀嚎遍地呢。讓臣子們誤會自己是多麼苛刻,後世的那位冷麵皇帝雍正不就是因為太剛、太直,最後落得一個暴君的稱謂,即使在事實上他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當然了,自作聰明的人,或者說覺得自己精明的官兒是想帶著家人和財寶出逃,可還沒等走出街道,其家眷就被封街的士兵攔了回去,而他們自己隻得乖乖地戴上了那既無比熟悉,此刻又很陌生的鐐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