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1 / 2)

過年了,不管是皇室,還是尋常的百姓之家,這個時節什麼事都是吉祥為準。朝廷所羈押的那些本來要殺的犯官,也會安排到下個秋決,之所以這麼做除了吉祥的原因外,那也有顯示皇恩蓋天之意。

可今年不同,京兆府在長安各坊間都張貼的告示,要在節前的最後一天,處置一大批貪官汙吏,地方還是老地方-長安東市。

曆來東市口殺人的都是刑部或者大理寺的堂官,偶爾來有點重犯也是一兩個大員就算頂了天的了,什麼時候長安把長安城四品以上的官兒都聚齊了,這可是多少年遇不上的新鮮事兒,是以到東市口看景的人,那可真是人山人海。

東市口-監斬台,李承乾端坐在位子上,兩個侍立著李晦、李崇真兩位六率驍將,他們一人手持長槊、一人持刀,是太子的“佩劍將軍”。下麵侍立的是以長孫無忌、戴胄為首的大理寺眾官,他們的神情無比肅穆,即使天寒地凍,但腰板還是挺直直的,隨時等候太子的命令。

至於,那些來觀刑的官員則被安置在右側的一個台子上,而且連個座都沒賞,在咧咧寒風的“關照”下,這些嬌生慣養的老爺們已經瑟瑟發抖了。當然了,天氣寒冷是一方麵,更為主要的是心中的膽怯,今上和太子出手太狠了,整整一個州府的官員,從大到小,自下而上,不詢輕重,一律處以極刑,這在大唐立國以來可還是頭一回!

午時初刻的時候,大理寺少卿孫伏伽拿著本子在台上喝曰:“貞觀十一年十二月,大理寺奉命審結永昌府一案,並請中書省上報批紅。上諭明詔,對韓奎、張琮、李度、長孫安業等一百名貪官汙吏明正典刑,以正國法,以安黎民。......”

就在孫伏伽陳述永昌一案的始末時,李承乾提了一壇子酒從監斬台走到長孫安業和韓奎的麵前,讓劊子手給他們喂了兩碗壯行酒,這兩個人一個是自己的舅舅,一個是自己親自逮回來的孫猴子,這要走了,不喝上一口怎麼行。

李承乾淡淡道:“舅舅,錢是個好東西,可也不是個東西,你呢,福享慣了,酒色方麵是樣樣爭先,這排場比一品親王差不了多少。可論到操持家業上,連內宮派出來的太監都不如。韓奎呢,是投其所好,薑子牙釣魚,你呀就是那白搭的,死了也是個糊塗鬼!”

說完了長孫安業,李承乾又把頭扭向了韓奎:“韓奎,你是人才,看看這些被你拖下水的家夥就知道了,平時那都是朝中的人精,愣是讓你這老小子一坑到死,明知道是坑還跟著你手拉手的往閻王殿走,其手腕之高明,就是當朝宰相也自談不如啊。

你要是把心放在正道上,那肯定是國家的棟梁,其成就不必馬周、王治之輩差,孤賞你這兩碗酒就是看中了你的手段,貪官多能吏,可惜了啊!”

聽到太子的話後,跪在地上的韓奎莞爾一笑,隨即回道:“太子殿下,有道是殺人、放火、受詔安,這是自古來不變的規矩,您當朝中的那些山匪出身的文臣武將對朝廷能有多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