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魏征vs竇寬(一)(1 / 2)

因為去鄠縣的原因,李世民這對父子不得不耽誤一次早朝,所以臨來前李世民特意讓房杜主持一次朝會。可這對父子怎麼也想不到,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事,有序的朝堂成了一鍋爛糊糊,至到他們回到大明宮,這場對台戲還沒有唱完呢!

既然還有散朝,那咱就跟著看看,一個個臉紅脖子粗多不成體統,尤其是擼胳膊、挽袖子的魏征和竇寬二人,咋跟兩隻老公雞掐架呢!

仔細一聽才知道,吵架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一份要求補春播款子的本章,按照往年朝廷的規製有災情的、州府財政緊張的,一律有朝廷負責補齊,為了就是不誤農時。當官的都是不要臉的,可在這上頭不行,不管是為了自己的顏麵,還是官場前途著想,這個錢,好要,不好花,“無能庸吏”的名頭會讓他們頂在腦門上一輩子。

所以不管州府的其他開支在怎麼緊,春播的錢一定都留的足足的,“人要臉、樹要皮”,這六個字唯獨在從這上頭能看得出來。在李承乾看來其實這是個好現象,總比那些隱瞞不報或者可著勁兒往兜裏劃拉的貨色要強吧,暫且不論德行,最起碼還顧老百姓的死活,知道農耕是國之重事,不可馬虎對待之。

魏征認為寧州刺史-樂陵縣侯-史仁基,年前就已經領過一次春播款了,眼下春播還沒開始,這家夥竟然以賑濟窮苦百姓把款子都花進去了,沒聽說餓死爹娘,不食糧良這個人人皆知的話嗎?

再說,百姓們的日子過不下去,沒有糧食吃,那是因為他這個父母官沒當好,要是他但凡有點本事,那也不至於讓治下的百姓餓肚子,這是他失職導致的,按律應該革職交部議處。

更巧的是,朝廷接到寧州的送來匿名本子,說他把朝廷撥付的種糧和財帛都拿去和當地的豪紳換了爛穀子,然後再發給百姓的,這不反常嗎?賑濟窮苦的百姓用這麼做嗎?這裏麵沒什麼貓膩嗎?貪腐腐化的如此的明顯,你們廉政部在寧州的駐官是不是和永昌一樣,都讓人脫下水了呢?

“魏相,本官敬你是朝中的前輩,可你也別仗著老資格就在這跟玩這一手,要論玩混的,你到山東打聽打聽,老子什麼吃過下眼食!”

“竇彥集,當官的職責隻有兩樣,一是忠君任事,遵守朝廷的法紀。二來就是讓百姓填飽肚子,要是做不到這兩點,這官兒也就別當了,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魏玄成,廉政部在永昌的分部是被人腐化,可這不能一棒子把所有人都打死,你魏征帶出來的清流就沒有貪官庸吏嗎?東市口宰的那幾個,你這麼快就忘了,咋的,歲數大了,記性不好了?”

“嗬嗬,竇寬,甭跟本相說這麼彎彎繞,在本相這隻要是禍害老百姓的都得革職查辦或者抄家問斬,陛下的主張不也是如此嗎?難道你認為朝廷整飭吏治的方針是錯的?你如此回護史仁基,還不能說明廉政部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