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1 / 2)

想要人前顯貴,必要人後受罪,這句話是史大奈去世前反複叮囑兩個兒子的話。史大奈,本姓阿史那氏,原為突厥特勒,跟隨處羅可汗進入隋朝,因其勇武受到楊廣的青睞,就留在中原,後從隋煬帝攻打遼東。

晉陽起兵後,歸順唐國公李淵隨其平定長安,賜姓史氏。又隨從秦王李世民征討薛舉、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立下汗馬功勞。貞觀初年,遷檢校右武衛大將軍,北伐勝利後,任豐州都督、晉爵竇國公。貞觀十年,壽終正寢於任上,追贈輔國大將軍,葬於郯城。

其父在世時,因為是“西府”的老臣,李世民是有意讓他們兄弟尚公主的,可後來隨著其父過世時間逐漸久遠,這事也就每人提了。不過,他們倆是仕途倒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其兄在長安混得還算不錯,到了他這也混了正五品上的刺史,算是不錯了,人貴知足,史仁基覺得自己過得好的。

突厥人降唐的有不少,阿使那社爾、契毖何力、執失思力這些人都作了高官,可他們日子過得什麼樣隻有自己清楚,基本上都虛職,平時連上朝都不強求他們,由此可見這官兒當到什麼地步了。

而他們史家早在晉陽起兵的時候就在西府當差了,是李唐皇室的家臣,太武皇帝還特意賜以漢姓,以示他們為中華所接受。漢人有句話還叫非我族累,其心必異,如果不是史家早早的就歸順了,且贏得皇族的信任,下場也了未必那些人強到那裏去。

別看史仁基自我感覺挺好,但不順心的事也有,就拿今年多花了點錢的事來說吧,要救濟,你們說等等,花了春播款,你們還不得樂意。老百姓餓肚子的話可是什麼事都能幹出來,咱這麼做也是為朝廷著想不是,現在反而整的裏外不是人。

竇寬是廉政部的尚書,魏征是出了名的魏扒皮,什麼樣的官兒在他們手中能得到好,攤上一個就夠嗆了,現在一塊把兩個大神都給派到寧州,這和直接殺人有啥區別。

經過魏征一番調查,史仁基確實把手中的所有的糧食換了十萬石沒人吃的爛穀子,而且自他以下寧州的所有官僚百姓都靠此過活,朝廷物資到的時候全州的百姓已經餓了三天了。

魏征本來是要將他就地解職的,可不著人喜歡的竇寬卻以未私人占有公帑,換取爛穀為政務差錯,且賑濟百姓是當務之急為由反駁了他。所以憋了一肚子的氣的魏征也較起了勁兒,非得在這靠到賑濟結束,然後再把這個把糧食換成給牲口吃的爛穀子的“犯官”鎖拿進京。

寧州府-後堂,今兒不同以往,魏征和竇寬坐著等開午膳,他們倆今兒一大早就接到邀請,說是史仁基今兒要請他們吃一頓大餐,然後明兒隨即他們進京受審,所以魏征這頭強驢才能安下心來在這等著。

看著史仁基端上三大碗肉,竇寬皺著眉頭舒展了,特麼的,終於能吃上肉了,老子這幾天都特麼餓瘦了。提起筷子吃了一塊後,竇寬眼中的金光一閃而過,隨即用筷子指著史仁基,笑罵道:“哎,我說史仁基,你小子不厚道啊,有肉也不知道到點端出來,是不是想從夥食上打擊報複老子。

你可真是個沒良心的,老子這物資送的多及時啊,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說老子這是救了多少人命,這要是較起真來,這塔還不把天給捅漏了!”

竇寬的不著調引來了魏征的冷哼和白眼,他實在想不明白,朝中飽學之士那麼多,太子為什麼獨獨看重這樣粗俗的人呢,張口老子,閉口老子的說著粗話,身上一點重臣風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