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征(1 / 2)

隨著年紀和威視的增長,李承乾已經很久沒有公開出手了,就算是與吐蕃大戰,他也是乖乖地坐在中軍,所以不少人似乎已經忘了,太子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滾出來的鐵血儲君。

所以在雨中看著被鮮血染紅全身的太子,如獄血魔神般在院子中東蕩西殺,無一合之敵的時候,李思行等人臉上都生出驚駭之意,萌生退卻之想。可為時以晚,他們蓄養的家奴怎麼可能是身經百戰玄甲軍的對手呢,一個個都如草原上的荒草一般被人收割著性命。

稍時,玄甲軍就把王長楷、謝叔方、李思行、劉綱、寶琮等建成舊臣捆好了仍在地上,而不遠處涼亭中的魏征,也因其“特殊”的地位,又是文人,翻不起什麼浪花來,所以隻是把他圍在裏麵。

“魏征,魏玄成,孤告訴你,你的盤算落空了,太原王-李承宗已經被孤送去見隱太子了,你一十二年的隱忍一朝落空,不知作何感想啊!”,李承乾挽了個劍花,甩了甩了上麵的血跡,大聲質問道。

原本李承乾認為皇帝始終對魏征不放心,覺得有些多餘,因為曆史證明了他是個國士,而李思行等人也都是各有長處的文武,所以從不以舊東宮之事相譏。

可今兒聽了翟長孫的回報著實讓他怒不可遏,他們一定是暗地裏嘲笑孤的無知,譏諷我李承乾的仁義,如此不忠、不孝、不知天恩浩蕩的東西,留著還有什麼用呢。

“太子殿下,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征受隱太子知遇之恩不敢不報,可惜,沒有保全他最後一條血脈,這是征的罪過。

不過,殿下今日狠辣讓老臣想起了武德的九年的陛下,他那時也是這般年輕、果決,隱太子父子都謙謙君子,他們是注定鬥不過你們父子的。”,話畢,魏征的臉上泛起濃濃的哀傷之色,不知道是李承宗,還是為他自己。

老實說,魏征沒有太武皇帝想的那麼美,當他知道太原王假死的時候,就曾力諫殺掉秦王,可就是因為李淵和李建成的舉棋不定,猶豫不決,錯過了大好的時機,以至於讓秦王翻了盤。

貞觀之後,他之所以隱忍下來,就是想保存下先主的這一血脈,可沒有想到就這麼一簡簡單單的心願也成了鏡中花、水中月,頃刻之間化為了泡影。

陛下高明啊,洞察了這一切後,早早安排下來不說,更是把太原王當成了太子的磨刀石,這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啊!有道是無情最是帝王家,這那裏還是什麼叔侄,兄弟,分明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嘛,皇位都坐穩了,為什麼就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魏征,少說廢話,像你這種忘恩負義,無君無父之臣,還有什麼資格縱論帝王之家。”,話間,李承乾揚起手中的橫刀,架在李思行的脖子上,不管他求饒之聲,繼續對魏征說:“你藐視君上,妄言天家之事,頂撞陛下使得他毫無顏麵,陛下饒了你。

你在朝中屢屢為山東世家張目,於言官體製中為他們開綠燈,陛下還饒了你。漠視忠臣蒙難,大肆攀扯同僚,興文字獄,陛下還饒了你。”

“魏征啊,魏征,你說你隻是想保存太原王的性命,陛下和孤會相信,你拿我們父子是三歲的孩童嗎?”,話畢,狠狠地一抽刀,李思行就下去向舊主報道去了。

太子的話讓魏征的臉有些發燙,確實,作為臣子而言,不管是不是出於公心,他的所作所為確實過分,說讓皇帝和太子下不來台,那就絕不讓他們父子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