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1 / 2)

人皆有私心,這和個人修養、道德情操、門第出身沒什麼關係,沒什麼人能真正做到大無私,即便李承乾在用人的時候,同等條件下也會以人情為先,沒辦法,誰讓這個國家自古以來就是講人情世故的呢。

獨孤妙音隻有這一個胞弟,將來李承乾登基,勢必要和皇帝當初一樣履行議親議貴、封爵賜地。如果獨孤睿不爭氣,早早地把德喪了,那麼這份富貴就會落到獨孤謀的身上。雖然都是一家人,但畢竟嫡庶有別,自己的便宜也不能讓嫡脈再占了,所以她不得不狠下心來,讓弟弟去血與火的戰場上走一遭,成不成人就看他自己的了。

對於愛妃的這點小心思,李承乾表示支持,人不能活成獨夫,太子妃的地位是尊崇無比,可要是六親不認,那就太沒有人情味了,像獨孤妙音這樣,顧家,顧小,正是李承乾所以希望看到的。......

這入了宮的女人,一輩子也就沒有什麼自由了,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會出去享受外麵的新鮮的空氣。今年關中的雨水不錯,莊稼地長的極是喜人,據京兆府上報,按照目前的長勢來說,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所以,李承乾想趁著視察各縣水利工程和農桑的機會帶著她一起出去看看,至於小李象嘛,由陸芸帶著沒什麼不放心,畢竟這樣的機會是極為難得的。

在馬車裏,獨孤妙音扒著車窗,瞪著眼睛看外麵的街道和風景,對什麼興致都極高,不時的還發出幾聲感歎,從她的樣子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幾年宮廷生活真是把她憋壞了。

且讓高興去吧,笑著搖了搖頭後,李承乾倒了兩杯茶放在桌子的凹槽中,然後又拿起從皇帝那坑的漢書看了起來。

稍時,車隊到了萬年縣,夫婦二人就在鄉間的地頭中散步,看看顆顆飽滿,迎風飄飄的麥子,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看來下麵的官兒也不全說假話,今年不用擔心吃不飽了。

“殿下,關中的糧食很便宜,鬥米僅四文,為什麼你還擔心百姓吃不飽呢!”,獨孤妙音覺得自己的夫君有些小題大做了,現在的日子比從前好多了,吃的、用的,都不貴,幹嘛擔心這些呢,再說就算百姓的家底不厚,可也不差那幾文錢吧!

“愛妃,沒那麼簡單,老百姓過日子都是精打細算,家底都是一文文攢下來,今兒多花三文,那明兒就少三文買藥,隨時都有可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所以能省下來一文都是好的。

不要覺得問題小就可以忽視,很多事都是由小的問題,慢慢發展成了禍患,以至於民怨沸騰,國家根基動搖,這是先太師在世的時候講給孤的,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這個道理。......”

獨孤妙音出身豪門世家,享盡了榮華富貴,即是善於經營,但也絕不會懂什麼是一文錢難道英雄漢。貞觀初,六率征兵的大旗往外一放,那過往的關中漢子無不踴躍參加。這絕不是因為愛國,這些質樸的莊稼漢連飯都吃不飽,那還關心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