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1 / 2)

李景桓在卑沙城打開殺戒的同時,李崇義和李繼軍各自率領的艦隊也在有序的展開進攻計劃,唐軍在高句麗的海盜計劃正在有序展開,在攻陷卑沙城的第一時間,李景桓親自寫了兩封軍情塘報呈送長安和洛陽。

與此同時,遠在洛陽宮的李承乾正在撓腦袋,也不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竟然要把今年壽宴擺在洛陽,還要看一看花燈,特意將旨意傳給了在洛陽的李承乾,讓他辦的有聲有色一些。

皇帝的眼光奇高,他所說的有聲有色,必定是奢華無必的,所以李承乾不得不把今年的花燈節延後,總不能一年辦兩場吧,那得花多少錢啊!

洛陽宮,為了避免自己在主觀上因為省錢把差事辦的砸了,李承乾特意讓長孫嘉慶和劉樹義去操辦具體的事宜,他們都出身大族,又對禮儀方麵了解的透徹,由他們領銜,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可讓他想不到的是,花費竟然如此的巨大,看著二人呈上來的本章,李承乾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這不是沒事找事嗎?咱那步大棋還沒下完了,這就開始鋪張浪費了,高興的太早了吧!

朝中的那些大臣都是幹嘛的,吃白飯嗎?天子鑾駕移步洛陽,一路上千乘萬騎,這得多大的浪費啊。既然什麼事都幹不了,那趁早都回家抱孩子得了,占著茅坑不拉屎,擋著後人的路就不對了吧。

看到太子的臉色鐵青,和長孫嘉慶對視一眼後,劉樹義放下手中的茶盞,慢聲言道:“殿下,能給幾個月時間籌備就已經是浩蕩天恩了,貞觀六年,趙國公領了這差事僅僅給了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沒什麼可抱怨的。

這個預算已經是臣和嘉慶與大都督府眾官反複核算出來的最省錢的方案了。陛下在聖旨裏說的很明白,今年國事平穩,一定要普天同慶,所以多花一點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陛下自登基以來為大唐的江山社稷嘔心瀝血,從來都沒有過明旨大操大辦過,殿下身為人子為父皇多盡一份孝心是應該的。如此既能讓陛下知曉你的孝悌,更是能減輕洛陽府的壓力,不至於府庫空虛,民生怨恨。”

劉樹義話說的很明白,那就是由東宮出大頭,洛陽府承擔一小部分,皇帝不是輕易開口的人,這要是換做其他皇子來承辦,那他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把這個窟窿給堵住,那裏還會這麼愁眉苦臉呢。

劉樹義在東宮當值多年,他當然知道太子的脾氣,在國計民生、軍事用度,那從來都是一擲千金,毫不吝嗇。可在這些虛頭巴腦,吃穿用度上,卻是嚴苛的緊,能將用的,絕不還新的,這和其他的皇子、親王形成強烈的反差。

以中山王為例子,太子以年紀小、長的快為由拒絕了殿中省為他準備郡王服色,從實際效果來說確實如此,小孩子長的快,一天一個樣,而且也不用出席什麼重要場合,弄那麼多套郡王朝服有什麼用,還不如剩下錢來幹點別的。

但皇帝的壽宴卻是不同,這是國力、國威的象征,一旦舉行就是普天同慶的事,周圍各國使節都會接踵而來,所以越是盛大越好,花點錢就花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