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不報憂是官場一貫的習慣,這與忠心、能力、出身都沒有關係,好話嘛,誰都喜歡聽,君王自然也不例外,這就是為什麼大唐這麼多官員,隻有魏征這麼一個奇葩的原因。
對於官員們這個毛病,皇帝這對父子心知肚明,所以在鼓勵進言上,出台不少的政策,對於言者皆以不罪論之,但凡於國有利的條陳拿上來,父子倆從來都是不吝賞賜。
就拿今天出宮的事來說吧,就是因為報喜不報憂的毛病惹出來的,所以每次路過洛陽,李承乾都一定親自來看看才放心,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有些人的心,放著、放著就臭了,他不想再重蹈覆轍。
車架駛入承義坊後,李承乾就打發下麵的人,與房玄齡一道不行到了一處民宅前。推開大門之後,就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蹲在角落裏,如同癡兒一般歪著腦袋看著他們。
而太子好像十分熟悉這裏的情況,從東側倉子裏拿出一把椅子教給老房,然後自顧的坐到那男子的身邊,打開了食盒,親自把點心放在他腿上給他吃。這一幕讓房玄齡感到很奇怪,太子為何如此熟悉這處民宅呢,這位中年漢子又是什麼人,太子為什麼對他有這樣的耐心呢!
在房玄齡的認知中,除了少數幾個皇子、公主和中山王外,誰享受過這樣的待遇,就算是病重的太武皇帝也沒享受過啊!在好奇心的帶動下,老房有耐心的坐著等了起來。
許是點心太好吃了,這癡癡傻傻的漢子很快就噎著了,李承乾笑著將食盒裏的湯,給盛了一碗遞給他,還耐心的叮囑要慢一點。隨後,李承乾一邊看著那漢子吃,一邊用低沉的聲音解釋著。
眾所周知,李承乾入軍伍的第一仗是鐵門關戰役,那是一場經典且殘酷異常的阻擊戰,太子善戰之名因此而始,當然這也為東宮六率鍛造成一支鋼鐵勁旅奠基了基礎。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沒有這一仗,太子不可能順利掌握軍隊,也不能把東宮那把椅子坐的那麼穩。
所以從那場戰役活下來的士卒,都得到了破格提拔和重用,他們共同擁有一個響亮的名號“東宮驍將”。且在軍屆中自成一派,房遺直也在這批人當中,所以老房對於這一點非常清楚。
麵前這個漢子就是那場戰役中的幸存者之一,而且還在戰場上為李承乾擋過三刀,這樣的忠誠的猛士按道理來說回朝之後一定會得到褒獎,官爵、賞金一輩子也享用不盡,畢竟他救的是儲君,於江山社稷功勞甚大嘛!
但因為他答應過妻兒打完仗,繼續回去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園生活,所以拒絕了封官賜爵,帶著賞金就回了家鄉。財不外露,否則必定活不過長久,這家夥回鄉之後又是買地、又是蓋房,起了妒忌之心堂弟就勾連當地的幾個無賴,不僅搶了他們,殺了他的妻子,還把他打成了重傷,好了以後就成了傻子。要不是他兒子因為貪玩,回家的時間稍晚一些,那就是一場滅門的慘案。
李承乾到洛陽主持山東賑災事宜時,才知道此事,隨即勃然大怒,不僅斬殺他那個混蛋堂弟和匪徒,更是把該縣無能的縣令流放到了崖州,誰讓他治縣無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