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1 / 2)

往常的宮廷宴會,李靖絕對是最低調的一個,從來都是一個人坐在位子上喝酒,一句話也不願意多說,好像他一直都是旁觀者,給人一種敬而遠之的感覺。不過,今年確一反常態,不僅前後張羅非常殷勤,更是即興賦詩一首,贏的了一個滿堂彩。

而對於今天的壽宴,除了李貞哥倆那小小的插曲外,李世民滿意極了,再看到李靖這麼賣力,禦案上的酒消耗的速度明顯高過平時。李承乾也挺高興的,父皇成年操心國事,不順心的事每天都有,今兒這樣的日子很是難得,且讓高興去吧!

就在李承乾與長孫無忌小聲說著馮盎提的事時,李靖笑嗬嗬的走了過來,非要拉著李承乾去西南角那幾桌喝幾杯,還半開玩笑的說是奉旨辦差,這讓李承乾有些糊塗了,但扭不過老家夥,所以也隨他去了。

原本以為李靖是扣帽子。開玩笑,可當他看到位子上坐的人有老有小,而且都陌生的麵孔,這就讓他更糊塗了。看到太子不明白,李靖隨即解釋了起來,自晉陽起兵後,唐軍將士沙場將士陣亡者無數,朝廷為了撫慰軍民遺孤是出台了不少政策,可這並不能完整的表達聖意。

為此,在鑾駕抵達洛陽前,兵部特意調取了相關檔案,從陣亡官兵遺屬中挑選一批人入宮赴宴,以示不忘烈士的功績,並以為永例,凡是朝廷舉行重大的慶典,一定會給他們留下幾桌。

更為有意思的是,由於李靖在宴會上的表現“非常出色”,讓他檢校兵部尚書的名義主管撫恤老兵和遺孤的差事。是,沒錯,李靖打了一輩子仗,這活兒在朝中諸將中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可今年的兵部尚書也太不值錢了吧,從西海道回來的侯君集被授了一個,北邊的李勣得了一個,甚至連營州的都督張儉資曆這樣淺的也弄了一個。咋的,這麼要緊的缺,如今改批發了?啥東西一旦多了就貶值,一下子弄了這麼多,缺兒也就沒人搶了,這算不算是為老杜分擔火力。

且不說皇帝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單說這給烈士遺孤參加國宴的機會,這就是好事,而且是大大的好事。不忘戰,不忘人,將士們的心才會永遠的熱下去,大唐的社稷才會穩如磐石。

說道這些遺孤的老老少少,李承乾不由在心中好好誇了誇杜如晦,細致,太細致了,上至老翁,下至稚子,他那竟然都有檔案,能在兵部坐堂這麼多年果然有一手。

要知道建全這樣的檔案可是不是朝夕之事,通訊的傳輸與采集信息在這個時代是件很困難的事,而且往往應為天災、疾病、地理等原因,根本找不到他們家人,杜如晦能把工作做到這樣細致,兵部閣員的付出可見一斑了。

想到這裏,李承乾不由的覺得,兵部賒賬的事也不是那麼不可原諒,畢竟他們把錢都花到正處了嘛!

看到太子出神,李靖在下麵用腳踢了李承乾一下,隨即開始挨桌的介紹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翁,他年輕時隨太武皇帝起兵,立下過軍功,四個兒子也先後陣亡於各場戰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