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1 / 2)

曲終人散,喜慶的日子一過,人們都踏上了歸程,皇帝鑾駕正式啟程返回京師長安,李承乾則在龍攆中伺候著,父子倆一邊喝茶,一邊談著孫伏伽呈上來的本章。

長安城年前發生了一件“奇異”的案子,李泰的文學館有幾個學士在一處別苑中死亡,而且個個七竅流血,可仵作驗屍又說沒有中毒,可以說死的莫名其妙。

因為死的是魏王的親信,又都是朝廷的官員,所以刑部和大理寺不敢有絲毫懈怠,仔仔細細把他們的人際關係,經常出入的場所都過了一邊篩子,結果呢,一無所有獲。這幾個家夥都是典型的文人,除了差事外,就是喝茶、飲酒、填詞作賦,根本就不可能與人結仇。

報上來後,皇帝的第一反應是黨爭,李承乾他們三兄弟爭儲的事在朝中也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互相清除一些官員也不是不可能,動到朝廷命官的人命,做的未免太過火了,所以李世民非常惱火。

但他的懷疑對象隻有一個,那就是李恪,且不說李承乾當時不在長安,就算他要針對李泰,也會直接找上青雀,直接動手,這樣的例子已經不止一次。

可讓百騎司調查一番後發現,李恪與他手下的人根本與這幾個官員根本就沒有什麼交集,而且這幾個書呆子在李泰那也是混飯吃的,要殺也不會殺他們這幾個小角色。

是不是有人想讓幾個皇子再次在朝中掀起內鬥呢,恩?有很大的可能性,所以在啟程來洛陽的時候,李世民就打定主意交給高明去查,不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讓天下人看皇室的笑話。.......

“父皇,這是不是有些不合適,畢竟人是青雀的,兒臣這麼大包大攬是不是不太合規矩!”,老實說,李承乾對於小胖子的事並不想管太多,這倒不是因為兄弟鬩牆的原因,而是他手下的人在李承乾眼裏就是一群神經病。

李泰用人的標準才是“唯才是舉”,隻要你有能耐,甭管是德行什麼樣,他都照單全收,看起來旗下聚攏了一大批能人異士,可實際上卻是魚龍混雜,什麼鳥都有。

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大儒們,一個個都是些喜歡最求魏晉遺風的家夥,那些之乎者也的話和標新立異的行為,正常人誰都接受不了,也不知道那小胖子在那淘換得這些奇葩。

不過,這些人雖然腦子不太正常,可人家並不妨礙朝廷的運行,也涉及不到百姓的利益,無非就是多花一份俸祿的事,所以李承乾也當眼不見、心不煩了。

現在皇帝竟然讓他去查這些人的死因,他當然不願意,這樣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不死不活浪費俸祿銀子,死幾個就死幾個唄。反正老四手下這樣貨有的是,犯不著把自己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他們身上。

對於李承乾的回答,皇帝一點都不例外,因為他心裏很清楚,高明打心眼裏不願意管青雀的事,老四這麼多年的不懂事已經把他大哥的心傷透了。高明能不計較他那些小動作,已經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了。

“行了,朕知道,你的差事多,而且都是勞心勞神的事,朕這個作父親也不能一點都不顧忌,朕已經決定,案子結束以後,青雀返回封地,為德領山南西道監察的差事,讓你耳根子也清閑一些。所以這個案子,你還是要接下來的,要不然豈不是辜負了為父的一番心意。”,話畢,拿起了一杯茶遞給了李承乾。

皇帝這是典型的攜恩圖報,而且毫不隱晦三兄弟之間的矛盾,讓臉小的李承乾不知道怎麼再回絕,所以雙手接過茶後,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

然後,試著問道:“父皇,人是文學館的,所以難免有用到青雀的地方,能不用讓四弟出來協辦,這樣一來既方便,也省去了很多的麻煩,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