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多能吏,多年參政經驗的李承乾對於這句話有著深刻的認知,他曾親自抓捕或者親眼看過不少貪官落馬,落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結果。當然,他們下水也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仕途、金錢、美色等等,畢竟誰泡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也不能保證不動心!
可兵部現在發生的事卻著實讓人意想不到,竟然有人在兵部衙門的夥食問題動手腳,從而起到了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後果,真是不知道他們是膽子太大了,還是拿上憲太不當回事了!
熟悉各部的人都知道,從尚書到小小的堂官,每人每天都會忙不完的事,赴不完的應酬,所以真正吃這個大鍋飯的人很少,除非是確定當值的人員,否則誰願意吃這種口感不好的食物呢!
是,如果這僅僅是百十號官員的夥食問題,還不至於驚動杜如晦,更捅不到皇帝那,可正是這個在夥食問題上動手郎中竇郢,同時也兼顧著軍需、武器的供應。這讓老杜順騰摸瓜直接扯他們成串的扯了出來。
眾所周知,所以分發的物資,除了軍餉外,都有著一定數量的損耗,而且因為損耗的數量實在是小,從兵部到各衛、折衝府也會以折舊或者報廢的理由重新補發,在賬麵上一點問題沒有,回頭隻要把東西運回來就是了。
以廢舊、破損的武器為例,兵部入庫的時候按照具體數量報損,而出庫給工部重鑄的時候,則是以重量計算,這就給了竇郢很大的操作空間。要知道唐軍製式裝備無論在用料上還是作工上都是最好的,尤其是在鋼鐵方麵,對於民間來說可謂一斤難求。
竇郢在這個位置上幹了三年,他從來沒見過有誰問過數量差上麵的問題,看著在庫房裏堆積如山的鋼鐵和其他物資,竇郢按捺不住那顆貪婪的心了,有的幹,又不會被人發現,為什麼不幹呢!
所以這家夥通過特殊的方式搭上了一些商販,以職務之便,用金錢為攻勢,脅迫兵部廢庫人員一起高價將“廢鋼鐵”倒賣出去,這一年的收益就頂的上他們十年的俸祿,所以大夥也慢慢地被金錢為紐帶變得親密無限了。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竇郢是個善於發現並利用漏洞的人物,見夥食上有利可圖,所以就管不住自己那雙貪婪的小手,直接把手就伸了進去。但他沒想到手插磨眼拔不出來,為了一點茶酒錢把他和大夥都搭了進去。
軍用鋼鐵流失不是小事,杜如晦不會天真的以為那些人花大本錢買鋼鐵回去的家夥僅僅是為了打菜刀。第一時間控製了局麵,抓捕相應的人員後,老杜急吼吼的上了一份本章,這也就有李世民在兵部大堂發火的事。
其實不管是貪官汙吏,還是贓款的下落,這都好說,隻要人在手裏,總是能查清楚的。但買主是誰,物資流向何方,這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要命的信息。可竇郢這個混蛋卻是一個單純的財迷,他是個隻認錢財不認人的角色,誰給的錢多,他自然會把東西賣給誰,那裏管買家的身份到底是誰,這就給追繳物資變得難上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