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馬上皇帝出身,深知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的道理,所以每年都會就近巡視涇陽、武功、扶風等地的駐軍情況,順便體察下民情,以示不忘初心。
在這一點上,李世民和李承乾這對父子都有著同樣的毛病,每年不去軍營中住上幾天,那渾身都不自在,而且誰勸都沒有用,就算是一向以犯顏覲見著稱的魏征也勸不了。
這不,今年科舉考試圓滿落幕後,李世民就又下令輕者簡單從,以檢校兵部尚書侯君集掌儀衛開始了長達二十天的巡視路程。天子鑾駕浩浩蕩蕩的開出了長安城,軍國之事一律發到東宮由太子署理,三省七部輔之。
每經過一座軍營,一個縣,李世民都會到處看看、可可,尤其現在又是春耕的季節,不下去親眼看看百姓們耕種的情況,怎麼能知道地方官施政是否得當呢!
老實說,皇帝出行,緊張的不僅是百姓,那些駐軍大將與地方官更是緊張萬分,稍有不留意,罷官奪職都是輕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特麼是個可題。但好在上天庇佑,除了些許微不足道的小可題外,大麵上都算過得去,皇帝也比較滿意,按照常例賞賜了他們,隨後在眾官戰戰兢兢的伺候下,李世民踏上了返回長安的路程。
扶風縣,皇帝的鑾駕今日要經過於此,因為不想擾民太甚,所以並沒有戒嚴,也沒讓百姓們回避,集市上依然是熙熙攘攘的漢夷番客,叫買叫賣,好不繁華。
一隊大唐騎士持旗掛幡,簇擁鑾駕,緩緩而過,突然一聲嘯叫,忽兩邊街樓箭如雨下,鑾駕頓成刺蝟,護衛在周圍的騎士紛紛中箭落馬。
隨即有兩個波斯駝隊堵住東西兩側的通道,把鑾駕與軍隊之間的聯係徹底割裂,大量胡人從四麵躍起,黑巾蒙麵,手持彎刀,大肆砍殺,出手猶如電閃雷鳴,刹那間血肉橫飛,嚎叫不止,屍積如山,頃刻之間集市大亂,人群狼奔。
“殺殺殺,殺了唐童李世民,重重有賞!”
“勇士們,勝敗在此一舉,隻要殺了唐童,那我們子孫就永遠不會被奴役了。”
“殺,就算全部戰死也要殺了唐童!!!”.......
稍時,眼見鑾駕內穿著皇帝衣冠的李世民渾身是血,被亂刀砍倒,圍堵通道的張瞎子等人也全部被殺,突厥人料定李世民已死,就下令撤退,混入人群四散撤退,在內應接應下暫時退到扶風縣的山中躲避風頭。
這一切發生的太突然了,根本就沒給人思慮的時間,尤其是禁衛軍中郎將-契丹族-庫塞,儀衛校尉阿胡蘭的突然反水,更是讓人目瞪口呆,要是沒有他們突然帶人反身殺向鑾駕,皇帝身邊的侍衛又怎麼會被那麼容易被斬殺幹淨呢!
等負責這次護衛任務的侯君集趕到殘破的鑾駕時,就見到身著龍袍的皇帝躺在血泊之中,驚得老侯趕緊上前抱住了遺體,聲嘶力竭的吼道:抓刺客,抓刺客,老子要給陛下報仇,把這裏的人統統給老子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