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館陶公主變成豬頭,還是丹陽公主和離,李承乾都沒有不曾覺得愧疚和虧欠,像她們這樣於國無益,享受著百姓供奉的造糞機器,死亦或者活都無所謂。
可那些在此次計劃中當了替死鬼的侍衛們,沒有他們的犧牲,維尼撒不會上套,庫塞與阿胡蘭也不會原形畢露,後麵的棋也沒法落子,所以他們不得不死。
玉山陵園,李承乾讓侍衛們在他們的墓碑前各自擺上了一壇酒,一隻雞,相比於那些華而不實,慷慨悲歌的悼詞,他相信將士們更喜歡這個。
隨後,又爬上閣樓,在上麵俯視著,整齊排列好似軍陣一般的墓碑,這時李承乾有一絲臆想,好像此刻下麵躺著的人又活了過來,等待著他的檢閱,所以才排成了如此整齊的軍陣。
“潞國公,你之前有沒有站在這看過玉山的陵園!”,手裏摸著扳指,眼神卻盯著下方的李承乾淡淡地問道。
“回殿下,老臣是頭一回!”,侯君集平時除了在皇帝身邊轉,就是在外州當差,即使有將士陣亡了,他也沒那個時間來。
“玉山腳下的百姓,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何曾知道,有多少大唐的將士為了守護安寧而倒下,等到明天日頭再次升起的時候,下麵人依然日複一日的勞作,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根本沒人會想這一夜之間這裏又添了多少墳頭。”
“孤有時候在想,這裏有多少墳頭是因為孤想保全儲位添上的!是不是因為孤的功利之心太強了,所以才讓將士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侍奉天子,協理政事,是李承乾身為儲君的職責,可因為他一個人就搭上這麼多人的性命,而且一壓就是這麼多年,心頭總是壓著一塊石頭喘不過氣來。
人無完人,這些將士活著的時候,身上也許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士大夫們嫌其粗鄙,不恥與之為伍。可一旦身死,立刻就被披上了大義的光環,人格精神立刻得到了神話,所有人讚聲不斷,這何嚐不又是一種功利心作祟呢!
“殿下有仁慈之心,是我大唐之福。隻是依老臣看,將士們捍衛的並非殿下的儲位,而是大唐的江山社稷,並且他們都深信著,隻有殿下你能夠讓大唐的萬世太平傳承下去。”
侯君集在軍伍中摸爬滾打一生,他當然知道在屍山血河中滾出來人都難免有愧疚之意,人畢竟不是畜生,孰能無情呢!
更何況太子與常人不同,雖然天賦異稟,但參軍的時候畢竟年紀尚小,還沒有馬背高就要上陣廝殺,少年心智整日浸泡在鮮血之中,到現在還沒有崩潰,已經算是異數了。
老侯曾經在私底下問過皇帝,為什麼要如此對待太子,難道不怕國本不保嗎?可皇帝回答卻嚇了他一跳:如果李承乾連最簡單的生與死都搞不明白,那他的儲君之位注定熬不過貞觀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