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1 / 2)

還沒等張公謹等人整軍西去,李承乾便奉旨巡視北都,隨行的官員規模也是史無前例的龐大,禦史大夫-馬周,廉政部尚書-竇寬、吏部左右侍郎-杜淹、蘇世長、禮部左右侍郎-高季輔、張行成,殿中侍禦史上官儀等等。

名義上是祭掃北都的先人陵寢,可實際上是朝廷對暗流湧動的漠北采取的應對之策,從隨行的軍隊數量就能看出來朝廷的決心。東宮六率全員拔營隨行,除了大規模的戰役外,太子的身邊還從來沒帶過這麼多的“護衛”。

既然是代天巡狩,那排場自然不能少了,李承乾也一概往日放縱,乖乖地乘坐車攆中,在大軍層層護衛中一路向北而去。車水馬龍,旌旗蔽空,鼓樂齊鳴,凡經過之地,必引來大批的百姓前外觀望。

車輦中,李承乾手拿著一卷《孝武本記》,馬周和竇寬二人則是對弈、閑談著,君臣三人都各有其得,倒是顯得非常和睦。

馬周和竇寬二人,一個是世家庶子,一個風塵末吏,都是嚐盡人情冷暖,宦海榮辱的,所以他們能處得來,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皇帝四請馬周,太子三提竇寬,在官場上誰不羨慕這二人的運道啊,能被這天下最至尊的兩個人挑中,可謂人生大幸,誌得意滿,再也沒人敢因為出身而鄙夷二人。

“賓王,這本書太子爺一路上翻來複去看了好幾遍了,你可知其中的三味啊!”

“哎,彥集兄,君父的心思,非臣等所敢猜,非臣等所敢問。你這可犯了擅揣君心的罪過,好在殿下沉寂在書海之中,小弟這禦史憲長今兒就徇私一回,權當沒過這話!”

“對對對,賓王說的沒錯,為臣本分不可忘,都是哥哥我擅專了。哎呀,這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太子爺沉寂其中不能自拔,臣等也隻能幹等著嘍!”

竇寬和馬周就是想談談,要不然也不會厚著臉皮非得擠在自己的車架中,這個用意打他們上車的時候,李承乾就知道了。一直沒談是他還沒有想好,畢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一旦出了什麼紕漏,那十年之功就毀於一旦,沒有萬分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張口。

他現在雖然還不是天子,但也算是口弦天章,一旦定下了調子,反而讓臣子們為難,限製了他們的話語權,好的意見反而被拒之門外,這是李承乾所不願意看到的。

別看晉陽是李家龍興之地,是大唐起家的地方,可當地軍政官員的成分卻非常的複雜,各世家、軍伍、胡族中的官員充斥其中,十個官員,八個心思,指著他們要是能成什麼事就怪了,不謹言謹行是不行的。

不過,這兩個家夥都是忠臣,和他們說說也沒什麼,先打個招呼,讓他們下去後與隨行的臣工們有個準備也是好的。畢竟在漠北推行漢製能否成功,關係著是否能挫敗夷男和別有用心的部族長的關鍵。

於是放下了的書,李承乾淡淡地說:“戰爭的消耗日以萬計,漢武帝一代雄主尚且征而不服,生生拖垮了漢室的江山,孤不能崽賣爺田,心不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