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1 / 2)

從布禪寺出來後,李承乾先是去了趟內衛叮囑了一番長孫衝,他可不管這和尚是雲海還是法海。這麼大一座寺院,就算是他祖父那輩開始化緣也特麼蓋不起來啊,李承乾倒想看看他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

剛回武德殿坐下來,緩口氣,恒連就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言忠武大將軍求見,這一下就把李承乾整懵了。

啥特麼忠武大將軍,是個混賬東西給自己冠上了大將軍的名號了,找抽是吧,沒人提拔他,他自己把自己提拔了?

看到太子爺麵色不善,恒連趕緊補上了一句,就是馮盎改封耿國公後,頂替他越國公爵位的開國功臣,九宮留守-禦賜忠武大將軍-汪華,汪國輔。

這也不能怪李承乾意會錯了,唐軍中就有正四品上-忠武將軍的官階,可大將軍就不對了,在朝供職的攏共就那麼幾位,掰著指頭就能算清楚,這還能算錯了。

哦,這麼說,李承乾才終於想起了這位“吳王”殿下來,這個在朝十多年卻如透明人一般的人物。

大業年間,天下大亂之際,汪華為保境安民,起兵統領了歙州、宣州、杭州、饒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吳國,自稱吳王。

在吳國境內,實施仁政,百姓安居樂業,安寧祥和,不受兵戈戰亂之苦。這在那個群雄爭霸、戰火紛飛的年代是極為難得的。

武德四年,汪華審時度勢,說服文臣武將,主動放棄王位,率土歸唐。太武皇帝授予上柱國、歙州刺史、總管六州軍政;貞觀以後,李世民又授予忠武大將軍、參掌禁軍大權,委以九宮留守,輔佐朝政,位極人臣。

他當然明白皇帝是覺得其出身反王,生就反骨,又不放心讓他在吳國舊地坐大,所以才給了這麼大的官兒。

老東西也很識相,到長安以後,對於朝中和禁軍的事從來的都不過問,甚至連朝都不上,整日就是癡迷於參禪禮佛,沒有極為重大的場合根本就見不到人。

當然,老家夥也不是隻懂自保之道,十四歲的時候拜南山高僧-羅玄為師,不僅武藝超群,更是長於治國安邦之道。

聽說還精通玄學,從其師傅羅玄那裏習得了《奇門遁甲》之術,曾在新安洞與一代名將王雄誕打了個難解難分,要不是叛徒的出賣,最後贏得人是誰還不知道。

此人集儒釋道於一身,在學說上的成就非凡,像孔穎達、姚思廉、袁天罡這樣的大家都經常到府交流心得,頗有一點再世張良、諸葛孔明的意思。

傳的還是挺神的,可李承乾對於這樣故弄玄虛,以神鬼諸佛論事的家夥從來沒什麼興趣,所以從不與這位自詡再世張良的家夥來往,今兒是那股仙風吹的,把這位爺弄到東宮來了。

嗬嗬......,“越國公,快快免禮,你可是仙蹤難尋的人物,孤為太子十多年了,可你是從來都沒送過一步,今兒能來真是給足了孤的麵子,讓這東宮頓感蓬蓽!”,製止了汪華的行禮後,李承乾笑著讓宮人賜座,並讓她們加個軟墊,年紀大了太硬了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