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宮請完手諭之後,孫伏伽和裴行方二人就帶著兩千精騎匆忙上路了,其目標正是潼關以東,洛陽城西北的金水穀。
這裏樹木森列,蒼翠如雲。登阜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他們趕到時已經是第四日的傍晚了,太陽也快落山了。
又要與洛陽都督長孫嘉慶的人馬彙合商討一下對策,所以就不得不在山穀之外的營地休息一晚,養精蓄銳,好為明日進山作準備。
洛陽方麵派出的是長孫無乃和長孫無傲兩兄弟,他們都長孫無忌的弟弟,功勞雖然不大,但這麼多年加上太子的照應也混到從四品的職位。
同行的還有一位張姓的小將,麵生的很,孫伏伽和裴行方都不認識,不過這身中郎將的鎧甲確實挺紮眼的。
一介紹才知道,這位小將的背景可不簡單,他的父親是睦州刺史張琮,母親是皇後娘娘同父異母的姐姐,所以這才剛剛不到三十歲,寸功未立的他得到正五品的武職,而且還是實權的官。
可就是因為寸功未立,所以在軍中一直都抬不起頭來,這次好不容易趕上了這麼大事,特意去求了洛陽大都督長孫嘉慶。人不能一輩子讓人看不起吧,他算是受夠了那些人的白眼了,這次非得讓他們看看自己的本事。
“好了,諸位,既然都不是什麼外人,本官就不賣官子了。這次的行動是絕密,陛下和太子對此非常的重視,而且涉及的財寶數量及其巨大,務必要慎之又慎。”
“本官是個刑官,大半輩子都在三法司裏的轉,對於行軍布陣之道,可謂一竅不通,與你們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是比得了的,所以還請諸位將軍不吝賜教,暢所欲言嘛!”
孫伏伽明白這些人要麼是驕兵悍將,要麼是背景深厚,與三法司的堂官不同,這些人都是得哄著的,且從來都是吃軟不吃硬,想讓他們聽話必須得順毛摸,否則於大局不利。
這次太子讓他來主持行動,就是看上他的老成持重,孫伏伽不想因為官場上的那些規矩破壞了行動。再說,這攻山頭的事,他是真一竅不通,也沒有經驗,所以不倚重他們不行!
“孫使君,早在朝廷發布整頓fo門的政令的時候,洛陽當地的寺院都被控製了起來,且全部都有折衝府看管,這個金穀寺也不例外。.......”
長孫無乃一邊說著,一邊走到地圖前,介紹著目前掌握的狀況,因為具體措施還沒下來,朝廷的政策是在先掃雍州,再向東擴,所以他們僅僅是派兵包圍了起來。
接到太子的手諭之後,他們就依著命令,先拿下金穀寺的人,想通過他們獲得第一手的資料,了解山穀之中的詳細情況。可這些本來老老實實的和尚卻一反常態,激烈的抵抗起來,使得府軍傷亡十多人,且都報了死誌,連個活口都沒留下。
不過,在搜查的時候,在寺院的中發現了一條密道,密道的走向確實是向山內反向,但僧人們在裏麵用了墓穴專用的斷龍石,且機關已經被破壞,根本就不能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