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都是肉長的,即使是李世民這樣,經曆過無數生死的君王也不曾例外,楊妃伺候後他二十多年,為他生兒育女;李恪又是那般的英果類己;如今皆因為一時的虛妄搭上了性命,說不傷心那是假的。
是以,“偶感風寒”的皇帝在朝上親自點了太子處理政務,便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後宮當中,大殿中站班的所有人都明白,陛下也是人,他也有感情,需要時間去舔舔自己的傷口。
唉,歎了口氣之後,李承乾不得不站了出來,讓房玄齡繼續宣讀人事調整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魏王一係人因在兵變中的出色表現。特旨意對張亮、杜楚客、蕭德言等人加以擢拔,尤其是張亮更是頂替了薛萬徹的軍職,重新加入軍中。
吳王一係倒台,這朝中的就空出了不少的位置,可就算是誰起了覬覦之心,在這個敏感的時候也得謹守本分,畢竟皇帝手中的刀還滴著血呢!所以趁著這一空當,皇帝把他相中的人一一都提拔上來。
其中最具代表的馬周遷中書令,空缺出的禦史大夫一職則交給了致仕以久的蕭瑀,而原本的檢校中書令-長孫無忌,則主動上表辭相,皇帝思慮再三之後,也命其轉任太子太師一職。
長孫無忌的意思在東宮與李承乾說的很明白,他在中書省的使命就是看著岑文本,如果岑文本已死,那他的使命就完成,要是再站著這個位置不放,那可是要傷感情的,不值當。.......
這邊剛下朝,皇帝就傳來旨意,詔太子、魏王、齊王、晉王四人宣政殿見駕,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李承乾等兄弟四人聚齊之後,一起讓內侍通稟應旨見駕而來。
進殿之後,隻見李世民坐在案子上,製止了四兄弟的見禮,對他們招了招手,示意上前說話;其臉上不太嚴肅的神情,讓四兄弟不約而同的出了一口氣,畢竟他是可在氣頭上,誰讓要是再惹他生氣,那就是自討沒趣。
四兄弟圍著跪下來後,李世民開口言道:“老三的事就算過去,他的身後也背上不忠不孝的罵名,今日朕叫你們兄弟四人來,就是想告誡爾等,不要再給李氏摸黑了,就算是父皇求你們,讓為父百年之後,不要落得停屍不顧、豎家相爭的下場。”
待李承乾兄弟四人拜俯於地,口稱不敢之後。李世民從案子下來,坐在四兄弟的麵前。他先是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言道:“大郎,你未及行冠便率軍出爭,為國為父,流血無數,身體猶如刻畫一般,每思及於此,朕的心裏總不是滋味。”
“朕患有風疾、舊傷常發,常常委你監國之任,從諫如流,仁政愛民;出征在外,揚我國朝之威,開疆拓土,為父皇省去了後顧之憂!可朕知道你最委屈,你為朕退讓了很多,可為父仍視而不見,裝作不知。”
“但朕確實是為了你好,朕不是順位繼承的皇位,無論朕作的多好,史官們都不會改變既定的事實,朕希望你可以順順當當的繼位,作的比父皇還要好,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