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你話咋那麼多呢!(1 / 2)

狹鄉遷寬鄉的政策正如火如荼在關中各地展開,忙完了皇帝親耕大禮之後,李承乾則帶著衛隊踏上了去往寧州之路;

他此行的目地非常簡單就是為討債,在史仁基和寧州身上花了那麼大本錢,就是為了在這個時候撥人眼球,為各州的官紳百姓打氣。

是,不得不說澤州的趙士達是拔得了頭籌,搶了風頭,可那都是虛的,很多事都停留在表麵,那要遷走的人目前還在澤州的地界中逗留,等待這官府統一安排遷到新地,所以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但,寧州就不一樣,史仁基早在幾年前就作了準備,利用手中的權力對寧州的人口、土地、賦稅進行了詳盡的盤查,也早早的就作出了規劃,這期間花費的費用都是一筆不可小覷的費用。

現今,寧州的遷徙都是以縣鄉為規模,依次排列好了日期,由官府按照事先定好的順序遷徙到相應的地方,這樣既不耽誤農時,地方的壓力也很小,等百姓遷徙到新的地方就可以直接收獲莊稼了,自己根本就不用動手。

“農時和遷徙並行”這一點是朝廷下旨後,史仁基特意上表的加上來的,就憑著這一大局觀和務實求真的態度,也讓李承乾不得不高看他一眼。

寧州刺史府衙門,李承乾是微服至此的,進門之前送上的拜帖還是李晦的名義,為的就是不要弄出太大的動靜。

不過,他們並沒有見到史仁基本人,這家夥早就跑到下麵去督促差事了,刺史府的差役也是依著規矩把他們請到會客之堂奉茶。

“哎,我說諸位,兄弟我進東宮當差這麼多年,頭一次被人如此冷待,就特麼送一壺茶;老李,你這中郎將的名貼是一點麵兒都沒有啊!”,房遺愛抱著茶壺灌了個水飽之後,一臉牢騷的埋怨著。

“就你廢話多,喝不喝,不喝滾出去站崗,你現在就是個小卒不知道嗎?你見過那衛的士卒能和主帥、將軍坐在一起喝茶的,沒規矩!”

話間,李晦將腰間的酒葫蘆畢恭畢敬的呈給了太子,繼續說道:“殿下,這位刺史馭下的手段不一般,家教夠嚴的了,不虧是敢給宰相吃耗子肉的角色,端端是厲害的很!”

李晦雖然喝斥了房遺愛,但對他話還是比較讚同的,東宮的侍衛中郎將雖然不是大員,但也算是上差。你史仁基忙也就算了,在衙門當值的僚屬總該來陪侍一二吧!可寧州府衙呢,到處都是忙忙叨叨來回跑的人,根本就沒人管他們這些人。

李承乾心裏清楚,他們二人的不瞞並不是因為個人,而是覺得委屈自己這個太子,風塵仆仆趕過來看他們的成績,結果熱臉貼了個冷屁股,能不有主辱臣死之感嗎?

不過,李承乾卻一定都不生氣,這與不知者不怪沒有關係,而是整個寧州府衙上上下下的人,都在竭盡全力的忙著自己的事務,生怕跑慢了一步拖累了朝廷的大政,這還不能說明史仁基的成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