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麼時候,一個女流之輩要想一個人拉扯大孩子,那這日子就切有得熬著了,尤其是徐靈這樣的未嫁之女,這其中的艱辛不可為外人道也。
回到長安之後,徐靈發現熟悉的親人要麼已經離世,要麼已經逃難不知所蹤,原本熟悉的環境也陌生了起來。為了養活小少爺,她不得不靠幫人漿洗、做針線活謀生,一文一文的掙,含辛茹苦的照顧著袁震。
從錦衣玉食的少爺,變了一個洗衣女的兒子,生活一落千丈的袁震,不應該叫徐震,並不覺得苦,恰恰相反他非常知足。雖然年紀小,但他不是不知好歹,他心裏清楚要是沒有靈娘,他早就不知道被趙氏弄死多少回了。
懂事的徐震也幫著徐靈幹些利索能力的活計,打柴、挑水、喂雞,村子的鄉親都誇讚他是個好後生,徐靈能生這麼個兒子,也算是修了三生的福氣,將來老了也有孝子送終。
每當聽到鄉親們這麼說的時候,他們這對母子卻總是微微一笑,也不辯解,因為隻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他們之間的生命中就隻有彼此了,解釋那麼多又有什麼用呢!
一晃又過了好幾年,已經成家立業的徐震不滿足於在鄉村過活,也不忍母親、妻子操勞過甚,所以就加入了正在招募中的唐軍,被分配到了天策軍中服役,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掙一個前程。
經過幾年的征戰,徐震已經成為一名致果校尉,從正七品上的官職,衣錦還鄉的他第一件事就是把為他受了半輩子活罪的母親及妻子接到到長安的新家,好好享受一下新的生活,鄉親們對於徐靈的福報都是羨慕的緊。
貞觀元年,新的東宮六率成立,袁震與原天策軍的不少弟兄一起被劃到東宮在太子麾下當差,後隨太子參加了鐵門關戰役、岷州會戰,積功至遊擊將軍。
這家夥平時最喜歡的事就是帶著胖兒子-徐寧到軍營中跟光棍的同袍們炫耀。整日都是樂嗬嗬的,弟兄們都很喜歡他,愛屋及烏也都願意帶著徐寧在營中玩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徐寧是在軍營中長大,成為老兵們的開心果。
不知道遠在潞州的袁家是怎麼知道徐震在京中為官的,時任潞州法曹,官兒越當越小的袁再道就趕到了京中認親,血濃於水嘛,既然兒子攀上了東宮的高枝,他也得借上光亮才是。
可沒有想到,徐震非但沒有認親,還把他這位親生父親痛斥了一頓,把幼年時的遭到的虐待一一擺在袁再道的麵前,這讓袁再道有些惱火,可礙於袁家的顏麵和官箴,他並沒有選擇當麵把事鬧大。
隻是在心裏暗暗的狠著那位背主的賤婢-徐靈,她今天所享受的一切,本該是屬於老子的,現在奴大欺主,這不是反了嗎?所以他就想去京中找找老友想想辦法,看看又沒有其他挽回的方式。
但他的朋友提醒他,太子年紀是不大,可確實個及其護短的人,打壓他手下的有功將領,那無疑以是在大勝而歸儲君臉上抽一巴掌,前番在慶功宴上老辣的禦史都栽在他手上了,你一個不入流的法曹是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