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1 / 2)

實話永遠都不是那麼悅耳,就像竇寬二人明著告訴房遺直,他的弟弟就是被拿來墊背的,可這背墊的值不值?連房遺直都不得不承認-值。

天家的事兒就是如此,不處處設防,早晚被有心的人算計,房遺愛是天家的女婿,從成為駙馬都尉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卷入其中,所以竇許二人的確挑的沒錯。

既然魏王那邊無所不用其的在皇帝麵前諂媚,那東宮這邊也得有所動作,太子爺不在乎,他們這些作臣子的卻不能一點反應都沒有。

竇寬和許敬宗二人雖然是不拘小節的人,但讓他們像劉洎那般顛倒黑白來諂媚於上,不論如何都是做不出來的,所以他們二人就不得不另辟蹊徑。

辦法呢,不是沒有,工部那邊已經定下了金、銀幣造幣的純度,允許鑄造的聖旨也已經下發了,可朝野上下不少人對都頗有微詞,也不是那麼看好。

原因呢,很簡單,他們手中都有一些雜質很多的黃金和白銀,按照朝廷的新保準,勢必會蒙受一些損失,所以就趁著工部那還沒有趕製出來,就到處說三到四的扯閑篇,引得皇帝和太子對此都很不滿。

許敬宗認為,東宮上下官佐和交好的勳貴豪族應該率先垂範,主動向戶部申請認購一定量的金銀幣,提前在市麵上使用,促進民間的認同,引導百姓們使用“足純”的貨幣。

至於,損失的那點小利,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有了皇帝和太子的讚譽,那不比金銀值錢的多。六率的軍費一直都在房遺直手裏,正好他也來了,所以六率的將官們自然也要出一份力。

老百姓就是這樣的,不管隻有當官的和有錢人用了,他們才會跟風用買進兌換,東宮的屬員數量不少,有了他們來拉動內需,太子也就沒有必要動硬的了,這樣維護他的名聲是極為有利的。

東宮-明德殿,今兒收到中書省轉來的戶部認購金銀幣的單據統計,李承乾感慨頗多;出來當官的,無非是為了名、利二字,僚屬們能為了他主動放棄自身的利益,來維護他的權威,說心裏沒點觸動,那絕對是假的。

而此件事的始作俑者-竇寬和許敬宗也被他召到了殿中,同行的還有秦懷玉和房遺直兩位六率的大佬,一來表示讚許,二來是彌補下臣子的損失,這些錢都是辛苦當差得來的,李承乾不能占這個便宜。

“大夥的心意,孤收到了,可大夥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孤不能讓你們白白蒙受損失!這樣,認購單所產生的差價下個月一起發下去。”,單手拄著案子的李承乾笑著說。

大員們無所謂,可基層官佐將校就不同了,他們還有一家子要養,就指著這點俸祿過活,一下縮水了不少,那日子肯定過得無比拮據。心意是好的,可李承乾不能喝著下屬的“血”高興,這種事他做不出來。

“好了,不要推辭了,就這麼定了,告訴大夥兒好好當差,孤決定不會委屈了大家!”,話畢,李承乾擺了擺手,示意這事不用談了,招呼他們來旁邊的沙盤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