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鬩於牆而外禦欺辱,這話李承乾原本以為突厥人永遠不會明白這個道理,畢竟在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草原,是不可能放下廝殺多年的成見,團結在一起的。
可看過剛前方的軍情塘報後,李承乾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是有“奇跡”的存在,真有人敢在老虎頭上拍蒼蠅,或者說麴智勝反唐原本就是圈套,其目的就是為了引唐軍上鉤。
軍報的內容很簡單,西突厥一部突然越過長城邊境,悍然襲占了白龍關,直接掐斷了西征軍的補給線,切斷了朝廷與西部的聯係,其主力兵鋒直指河西十三州,企圖一舉斷掉大唐西北的國土。
截止塘報發出之日起,西突厥的主力正在十三州之間縱橫馳騁,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與當地軍府周旋,所到之處處處瓦礫,雞犬不留,十三州的百姓正在西突厥鐵騎的蹂躪下哀嚎。
敵人已經打進來了,那自然沒什麼好說的,打就是了,可偏偏又是出現了由誰來出任大軍統帥的事上鬧出了不同的意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是大朝會,暢所欲言嘛!
風險和利益是共存了,誰能幫大唐挽回西線的局勢,誰能恢複補給線,接應交合道所部二十萬唐軍,誰就是大唐的救星,在陛下和軍中都可以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
再加上皇帝沒有直接下旨點太子為帥,所以個個都奮勇爭先,尤其是程知節、劉弘基這兩個老流氓,眼睛瞪得通紅,大有一副誰攔著,老子就與誰拚命的樣子。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武將們個個爭先是好事,國難思良將嘛,不管皇帝還是李承乾都挑不出毛病來;這不僅僅打仗那麼簡單,布這麼大個口袋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嗎?沒有家賊能招來外鬼?
以朝廷現有的實力,再開辟一個戰場也不是問題,可誰又能保證,這與不又是一個分割包圍唐軍的計劃呢?沒把這個問題弄清楚,派什麼兵,打什麼仗,程知節和劉弘基這兩個老家夥純粹是閑的蛋疼。
所以,喝斥了程知節等人兩句後,李世民就下令退朝,隨後又傳召了李承乾和房、杜、馬周等眾臣在宣政殿議事,現在看來集思廣益是不行了,這種事還得是乾綱獨斷的好。
“利弊等多餘的話就不用說了,朕讓你們來就談兩點,其一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搞清楚誰出賣了河西十三部的布防,讓敵軍可以精準的掌握我軍的布防,如入無人之境般在我領土內肆意攻擊!”
“其二,派遣軍隊北拒西突厥,保障我西征軍的補給線,我軍是否有再次被分割的風險增大,這仗要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朕今日就要議出結果來,你們可以暢所欲言!”,話畢,李世民擺手示意眾臣隨便坐。
“陛下,河西十三州是大,可老臣認為重點還是在白龍關,西突厥軍能精準掌握其布防要點的途徑隻有兩個,一是兵部,二是當地的都督府,非此即彼,想要查清楚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