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承乾的自汙手段下,唐軍一舉攻克石國,生擒西突厥可汗-肆葉護及其王室貴戚三千餘人,俘虜王庭部眾十萬之眾,強盛一時的西突厥汗國從此覆滅。
石國之戰,唯一起眼的就是突厥公主-阿使那潞率領王庭親衛浴血奮戰,力戰一個晝夜最後壯烈殉國,她的愛國之舉讓無數突厥降人都自愧低下了頭顱。
可惜的很,一個英雄是拯救不了一個龐大的國家的,所謂大廈將傾,就算是孔明再世也扶不住土崩瓦解的西突厥,所以大多數人選擇識時務,畢竟活命是最主要的。
原本以為唐軍滅了西突厥、高昌等幾個與其為敵的國家後,大軍就會止步,適時的回轉,然後大夥兒各過各與過去一樣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西域到時候還不是他們的作主。
可這些小國寡民的國主沒有想到,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唐軍非但沒有回轉,反而繼續西近,以秋風掃落葉的之勢對其餘的國家悍然發動攻擊,確實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是以,這些國家一邊積極的聯合到一起抵抗唐軍淩厲的攻勢,一邊飛馬入唐,請天可汗-偉大的人皇陛下為他們做主,製止大唐太子的瘋狂行徑!
他們的反應正巧中了李承乾的下懷,有了他們的介入,那些自汙的罪名才能更加逼真,在朝中絕對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也就大方讓他們入關了。
三個月,僅僅三個月的時間,一路高歌的唐軍推進至北部鹹海和西部蔥嶺才停住了腳步,整個西域全部攘擴入大唐的版圖,結束了這裏小國鄰立,互相混戰的局麵。
當然,李承乾的政策也不僅僅是鐵腕的攻城掠地,凡西域各國之人,隻要不與唐軍為敵,又不願意在唐為臣民者,可以一路向西遷徙,隻要出了唐境,他們怎麼樣,大唐不管。
唐軍勢力是不小,可要想與幾百萬西域百姓為敵也是不現實的,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把那些富有野心的家夥全部都趕出去,也可以節省國力和兵力的消耗。
戰爭最怕的是什麼,就怕群情激憤,放下成見,共禦仇敵,不把他們逼上死路,就不會陷入戰爭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想要幹淨利索的抽身就得有所取舍。
是以,在軍事和政策雙管齊下的驅使下,西域的各國故地中,隨處可見趕著牛羊,拖著馬車的一路向西的車隊,據各部的不完全統計,人數高達西域人口的三分之一。
弓月城-河西道中軍,李承乾沒有精力去見那些敗軍之將和小國之君,寫過了報捷的文書之後,就讓李晦親自率部押送他們入京報捷,而他則是召集了河西軍所有將領打算商討一下戰後的事宜。
“看看,看看,不管老的,小的,一個個都紅光滿麵的,不知道還以為你們都當了新郎官呢!”,剛剛坐在帥位上的李承乾的笑著與大夥說。
他們上交的戰利品本章,李承乾看過了,每一路軍的繳獲都是天文數字,尤其是那些在西域作威作福的所謂“大國”,珍奇異寶不計其數,饒李承乾見多識廣,但這麼多錢,真是沒見過。
殲敵和繳獲如此之多,的確是開國以來的第一次,將領們高興的也是應該的,因為繳獲越多,各級將校的受賞的也就越多,都是帶兵的,誰不希望麾下士卒的有日子越過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