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節 十年之謀(2 / 2)

韓不壽點頭道:“應是如此,太宗皇帝李世民那樣的雄主,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他連竇建德(隋末農民軍領袖,曾與李唐爭雄天下。為人有仁德,且胸懷大略,頗得民心。)都未放過。他若是得知虯髯客有圖謀天下之誌,又怎肯輕饒於他?”

韓不壽的這番言論直聽得眾人驚了,遙輦泰緊鎖眉頭,“韓公子,你的意思是說虯髯客從未去過甚麼扶餘國,那隻是你們中原朝廷史官的一番粉飾而已嗎?”韓不壽的目光落在石台下散落一地的白骨上,“三王子猜得大致不錯,虯髯客當年應該是計劃率軍攻打高句麗,卻未能成行。估計這個虎塚,就是李衛公當年為了營救虯髯客造下的。

“韓某自從進墓之後思索了許久,想這李衛公養虎乃是後世史官所書。當時的左右仆射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皆是文采斐然,然而在他們留下的著作中,從未提及過李衛公養虎一事。因此韓某敢斷定,這在當年應是一件頗為忌諱之事。”

遙輦泰點頭道:“如果有一件事情能讓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忌諱,那就決計不是小事了。我現在有點明白韓公子的意思了,你是想說當年李衛公冒天下之大不韙,將虯髯客藏在虎皮之中,帶出了長安城,送到了草原上。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都是李衛公的生平好友,皆願為他隱晦,不欲往外宣揚?”

陸聖妍靜靜地聽著眾人說話,一直語不發,這時開口道:“咱們先前進入這虎塚的第二層隧道時,看那牆上的漫天星辰裝飾,倒像是帝王的陵墓。如今聽諸位說這虯髯客本就是存有吞並天下之誌的人,用此陵墓來配他,倒也是不為怪了。”

韓不壽道:“你們說的都不錯,當年虯髯客藏在虎皮之中,逃離了長安,來到了草原。這座虎塚於他來說,與其說是一座陵墓,倒不如說更像一座宮殿。”他轉頭看著越兀室離,道:“所以你說這座虎塚更像是一個活人住的地方,那些機關不過是一把把的門鎖,是十分正確的。”

越兀室離的心緒顯然並不高,他隻是微微一笑,時不時瞟向韋圖南的右手,其人中正捏著他那隻小鼠同伴的屍體。韋圖南抬頭望向石洞穹頂,似是不經意地避開他的目光,“韋某現在疑慮的事情隻有一點,這麼大的虎塚,李衛公是如何瞞著朝廷悄悄造出來的。”

韓不壽笑道:“韋先生應該讀過史書,知道當年李衛公北征突厥時,曾在此地被契丹名將阿史那思摩殲滅了一個千人隊,那是他生平第一次打敗戰。”韋圖南一點即明,“你是說,那場敗戰是假的,那些人根本就沒有死,而是在這裏修陵墓!”

韓不壽道:“是的,那些人修完陵墓之後,本是要死的。但是李衛公心地仁慈,便將他們統統饒了性命,又在此地建了一座軍寨,便是我們居住的烏雲堡。他命那些軍士在此駐守,永世不得回歸中原,而中原人因此也無法得知虎塚的真實內幕。”

遙輦泰點點頭,肯定了韓不壽的說法,“烏雲堡方圓數裏內的那些墳墓,樣式都是你們中原人的。這些墳占去了我們不少草場,前兩年有很多牧民想要將那些墓挖走清掉,都被我阻止了。”韓不壽感到有些奇怪,問道:“既然不是你們契丹人的墳墓,三王子為何不允許那些牧民清掉那些墳墓?”

遙輦泰咧嘴一笑,“現在也不用瞞著你們了,其實虎塚的事情我們契丹人早就知道,並且明白其中藏有李衛公的兵書和武功秘籍。但是大家誰也不清楚,這座虎塚具體的方位到底在哪。是以草原上隻要是中原人的建築,我們都不許部眾亂動,直盼自己哪日能從中發現一絲蛛絲馬跡,找出虎塚的下落來。”

韓不壽眼中閃出一絲銳光,“三王子,你們是從何時得知虎塚之事的?”遙輦泰撓了撓頭,“三十年?二十年?不對,應該是十多年前。可是想起來,卻又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就像是從父輩那裏留下來的傳說!”

韓不壽轉頭又向韋圖南問道:“那麼請問韋先生,你又是甚麼時候聽到李衛公‘明月照鬆間,一二三四五’這首詩的?”韋圖南眼睛睜得渾圓,“這首詩,不是一直都有的嗎!?”

韓不壽搖頭道:“不對,不對,你再想想!”韋圖南思考了片刻,說道:“就我本人而言,那是從一本詩抄上看見的。”

韓不壽追問道:“一本詩抄?是在哪一年、由誰抄下的?”韋圖南遲疑了片刻,說道:“這個不清楚,不過從紙張來看,應該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

九毒老怪聽到這,神情變得十分激動,“你們都聽聽!在草原上,契丹人的虎塚傳說是從十多年前開始的。在中原,李衛公的詩也是十多年前開始流傳的。這虎塚根本就是個大陰謀!一定有一個人藏在暗處,故意到處散播謠言,好讓大家都來到這虎塚,他是要害死我們啊!”

說著,他狠狠地瞪了花三娘一眼,吼道:“花三娘!老子啥話都告訴你了,該交出你的胭脂黃了吧,老子不想死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