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身的動作煞是利索,啪地一聲推開們,抬腳便跨出了門檻,大步向屋外走去。
劉駑眼睜睜地孫鈺大搖大擺地離去,半晌說不出去一句話來。許久之後,他方才長長地吐了口氣。
他發現門外隱隱有個人影在搖曳,便喝道:“進來!”
門外那人影見自己已被發現,隻得小心翼翼地進了屋,蒼頭白發,正是負責本府大小事宜的管家。
管家低著頭,小聲道:“剛才見大人一直在生悶氣,所以小的沒敢進來,隻是在屋外靜候大人消氣。”
“嗯!”劉駑輕輕點應了聲,“去幫我將管事的人都叫進來。”
“是!”管家連忙答應,接著拔腿向屋外跑去。
片刻之後,十幾名漢子站滿了屋內,將坐在桌旁的劉駑圍在中央。這些人中既有寺正、寺丞、主簿等入品的官員,也有司直、司獄這等官微言輕的吏員。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手底下都有一批可供使喚的人。
劉駑望著這些人,將他們掃視了一圈,緩緩道:“從明天開始,監視宰相府邸周圍的一切動靜,若是有孩童從其府中走出,那便悉數帶回大理寺!”
“大人,這樣做恐怕有所不妥吧!”有人立刻提出異議。
緊接著,眾人皆是跟在後麵附和,話語雖有不同,但大體意思都在反對正卿大人作出的此番決定。
這些人個個都是久混官場的人精,深悉人情利弊。但凡是個傻子都知道,大理寺不過是個斷案的衙門而已,並沒有調查、抓人的權限。用這樣一個力量偏薄的機構去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大人作對,簡直是找死。
更何況孫鈺不是那個坐在龍椅上的傀儡皇帝,而是夔王殿下的親信,手中掌握著實實在在的權力。單獨的孫鈺已是不好對付,再加上他背後的那個主子,簡直是權勢遮天。小小的大理寺若想要阻止這樣的人做事,堪比螳臂擋車、蚍蜉撼樹。
這些大理寺的大小官吏之所以沒有立即爆發出來,而是仍在用言辭對正卿大人進行勸說,不過是因為曾經見識過這位正卿大人的勇猛無畏而已。
大唐近三百年來,擔任過大理寺卿的人數不勝數,但是膽敢燒掉王爺府邸的正卿卻就這麼一位。然而這件事起初在大理寺的官差衙役們悄悄流傳開來的時候,更多引起的卻是震驚,而非欽佩。對他們來說,這位正卿大人固然在冒天下之大不韙之後安然無恙,可其中運氣應該占了絕大多數的成分。
對於浸淫官場的人來說,小心翼翼才是上策,至於運氣,絕不可能永遠站在你這一邊。通常來說,單純靠運氣起家的人在大紅大紫之後往往都會毫無征兆地跌入深淵,不複翻身之日。他們不希望正卿大人同樣走上這一條路。當今情勢危急,正卿大人是唯一庇護他們和家人的力量。若是失去了正卿大人,將給他們和自己家人的將來籠罩上一層難以預料的陰影。
“大人,還請您三思啊!”
這些人不約而同地對著桌子跪倒在地,企盼正卿大人能夠改變自己這個不合時宜的主意。